首页> 中文期刊> 《电池》 >锂离子电池多点内短路及物理场变化

锂离子电池多点内短路及物理场变化

         

摘要

建立电-热耦合的内短路模型,分析单点或多点触发内短路后且发生热失控前,锂离子电池电流场及温度场的变化.两点内短路与单点内短路相比,单层内短路电池和多层内短路电池的最大局部电流分别下降到65%和56%左右,最高局部产热率分别下降到43%和30%左右.电池在发生热失控前,对于单层两点触发内短路工况,内短路点越靠近极耳,通过内短路点的电流越大.减小远离极耳内短路点的电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的最高温度.当监测到单层铝箔-负极形式内短路触发后,在发生热失控前强行刺穿所有电池层,有助于降低局部最高产热率.

著录项

  • 来源
    《电池》 |202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各种材料蓄电池;
  •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热耦合模型; 内短路; 极耳; 热安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