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外国美学》 >本体的物与巴拉德《淹死的巨人》的美学建构

本体的物与巴拉德《淹死的巨人》的美学建构

         

摘要

关于巴拉德的内空间科幻小说产生的"认知间离"美学效果,之前的评论家多用"超现实主义"和"无意识"理论框架来解释,然而《淹死的巨人》中并没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叙述手法。用"面向物的本体论"来解释该小说的美学建构或许更为合理。在"面向物的本体论"看来,本体的物具有独立于人类认知的实在性,但又无限隐退,无法被人类或其他物完全认知,而文学和艺术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通过表现物的异乎寻常的感性特征,来暗指并诱惑读者瞥见本体的物。《淹死的巨人》中,无论是巨人还是人类,都被有效地塑造成真实但无法完全认知的本体物,这使得《淹死的巨人》既成功"内转",又实现了"认知间离"的美学效果,成为内空间科幻小说这一文类的典型代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