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 >针刺调控NF-κB信号通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及其机制研究

针刺调控NF-κB信号通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通过调控N F-κB信号通路治疗RA的机制.方法:选取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10~15)m g/次,1次/周,共治疗10周;治疗组在口服甲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1次/d,主要穴位为曲池、足三里、太冲、合谷、肾俞、膈俞以及大椎穴等,连续6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 d,治疗10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炎性反应因子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P、ESR、VAS评分、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以及关节液中N F-κB p65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CRP、ESR、VAS评分、晨僵时间以及关节液中NF-κB p65、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45/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51/6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可通过抑制RA患者关节液中NF-κB信号通路p65蛋白的表达,调控相关炎性因子的水平,改善RA患者的症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