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白介素33在百草枯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白介素33在百草枯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白介素33(IL-33)在百草枯(PQ)染毒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25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PQ损伤6、12、24、48 h组.腹腔注射PQ(30 mg/kg)建立小鼠ALI模型并于各时间点处死取材.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和炎症细胞浸润;观察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组织中IL-33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分析IL-33与病理损伤和炎症指标关联性以明确IL-33在调解内源性细胞因子及在ALI中的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Q损伤后小鼠肺组织弥漫性损伤伴有严重水肿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MPO明显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2明显下调(P<0.05);PQ损伤后IL-33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关联性分析显示IL-33与病理损伤指标,IL-1β、IL-6、TNF-α、MPO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IL-2呈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33在PQ诱导小鼠ALI中表达水平下降,提示可能在调解内源性炎症因子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临床干预和治疗ALI的新靶点.

著录项

  •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合肥230032;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安徽医科大学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合肥230032;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除草剂(杀草剂);病因学;免疫血清学;
  • 关键词

    白介素33; 百草枯; 急性肺损伤; 炎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