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沉积学报》 >柴北缘腹部深层异常高孔—渗储层成因分析

柴北缘腹部深层异常高孔—渗储层成因分析

             

摘要

根据钻井岩芯及铸体薄片鉴定结果,结合扫描电镜、物性统计及测、录井资料,探讨了柴北缘腹部埋深大于3000 m的异常高孔—渗储层的形成原因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深部异常高孔—渗储层主要分布在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是一套辫状河三角洲到滨—浅湖沉积,粒度较细,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岩性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次生溶蚀孔隙和少量裂隙,孔—喉匹配性好.深部异常高孔—渗带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后期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系统也促使了优质储层的形成.古近系下干柴沟组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和滨—浅湖砂体具有良好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泥质杂基含量较低,是形成优良储层的基础条件;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和高含量的刚性颗粒在深埋过程中有效抵御了压实作用对孔隙的破坏;储集层上、下部发育大套厚层泥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泥岩层内流体排出受阻而滞留在孔隙空间内,孔隙流体承担了部分负荷从而削弱了正常压实作用对中间砂岩层的影响,保存了大部分原生孔隙,在柴北缘腹部深层形成了优质碎屑岩储层.

著录项

  • 来源
    《沉积学报》 |2018年第4期|777-786|共10页
  • 作者单位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开发处,甘肃敦煌 73620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甘肃敦煌 736202;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石油、天然气;
  •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异常高压; 深部储层; 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