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农业学报 》 >施肥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施肥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摘要

基于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田间采样与数理统计法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紫色土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施肥方式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化学氮磷钾肥配施(NPK)、单施有机肥(OM)、有机肥配施化学氮磷钾肥(OM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磷钾肥(RSDNPK).结果显示,施肥的各处理均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以OM和RSDNPK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相比CK,OM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PXOC)、微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分别提高91.4%、109.2%、57.5%、35.1%,RSDNPK处理的TOC、PXOC、MBC、DOC含量分别提高142.8%、95.4%、70.8%、46.2%.土壤PXOC、MBC、DOC占TOC的比例(分配比例)分别为36.18% ~49.13%、1.64% ~2.58%、0.57%~0.94%,其中,PXOC和MBC的分配比例在RSDNPK处理中较CK显著(P<0.05)降低,而DOC的分配比例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OM和RSDNPK处理的CPMI显著(P<0.05)高于N和NPK处理.土壤PXOC、MBC含量与氮磷养分之间,以及CMPI与MBC、PXOC、TN、AN、AP均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研究结果说明,有机肥或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化肥能够提高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改善土壤质量,PXOC与CPMI可用作表征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8年第8期|1389-1397|共9页
  •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资源学院;

    四川 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 资源学院;

    四川 成都611130;

    中国科学院 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41;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四川 成都 610072;

    四川农业大学 资源学院;

    四川 成都611130;

    中国科学院 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4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肥力控制与调节 ;
  • 关键词

    有机肥 ; 秸秆还田 ; 紫色土 ;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