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和分子靶向制剂治疗肝癌的基础研究
【6h】

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和分子靶向制剂治疗肝癌的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①评估经导管动脉内给予索拉非尼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效果。②评估携带索拉非尼的新型载药微球(DC—Bead)对正常肝脏组织功能影响及缓释性能的研究。
   方法:⑴体外研究:分别将碘油-索拉非尼与碘油-顺铂混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盐水制成乳剂,静置20分钟后观察乳剂的物理变化,比较索拉非尼与常规化疗药顺铂在碘油载体中的稳定性。⑵体内研究:选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的分为Ⅰ、Ⅱ、Ⅲ组,每组8只,Ⅰ组实验组(碘油-索拉非尼组),Ⅱ组(单纯碘油组)和Ⅲ组(单纯索拉非尼组)为对照组,分别经导管肝动脉注入碘油-索拉非尼乳剂、单纯碘化油注射液及单纯索拉非尼盐水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Ⅰ、Ⅲ两组给药前、给药后10min、20min、1h、2h、4h、8 h、16 h、32 h、48 h外周血索拉非尼血药浓度;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呼吸频率、心率、肛温、体重)指标、测血常规、肝、肾、心脏血液指标;术后3天、1周、3周、6周分别处死每组动物2只,对肝脏、心脏、肾脏、肺、脑、胆囊,肠管进行病理检查。⑶选取不同大小(300-500μm和500-700μm)的DC—Bead颗粒各5瓶,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75%乙醇溶液中-a瓶:50mg/20ml、b瓶:100mg/20ml、c瓶:100mg/40ml、d瓶:200mg/40ml、e瓶:250mg/50ml.静置24h后测定不同颗粒大小DC—Bead的最大载药量,为体内研究提供实验参数。⑷选择16只杂种犬,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只,分别为A组:DC-Bead(500-700μm)-索拉非尼组、B组DC—Bead(300-500μm)-索拉非尼组、C组单纯Dc-Bead(300—500μm)组、D组碘油-索拉非尼组.分别经肝动脉右支进行栓塞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其给药前、给药后10min、30min、1h、4h、16h、1天、2天、4天、7天、10天、14天不同时期的外周血索拉非尼浓度。术后3天、1周、2周、3周观察栓塞前、后肝脏功能变化.分别于术后3天、1周、2周、3周处死四组动物,处理后肝组织局部索拉非尼浓度测定,并进行病理检查。
   结果:①体外研究:索拉非尼为不溶于水和碘油的物质;与常规可溶于水的化疗药顺铂相比,碘油-索拉非尼乳剂在水溶液中更稳定;②体内研究:外周血索拉非尼浓度:动脉栓塞术后Ⅰ组2h后外周血药浓度达高峰.Ⅲ组介入术后20min达高峰.Ⅰ组Cmax(最大药物浓度)与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46±0.101μg/ml和945.72±52.3μg/mL.min,Ⅲ组的Cmax与AUC分别为3.78±0.180μg/ml,AUC546.98±21.1μg/mL.min,二者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Ⅰ、Ⅱ组动物栓塞术后3天呼吸频率、心率,AST/ALT、白细胞和中性百分比、肛温、体重均较术前有差异性(P值均<0.05).Ⅲ组栓塞术前、术后呼吸频率、心率、肛温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Ⅲ组术后3天体重较前下降,术后1周、3周、6周体重增加;Ⅰ、Ⅱ、Ⅲ组栓塞术后CK、CK-MB、DB、ALB、Cr、BUN、RBC、PLT均较前无明显变化;Ⅰ组,Ⅱ组栓塞术后3天、1周以局灶性出血性,凝固性坏死为主要表现,栓塞后3周可见局部肉芽组织形成,可见增生胆管、血管,未见胆管坏死等表现.Ⅲ组栓塞术后肝脏组织无明显变化.三组动物心、肺、肾、脑、肠管道、胆囊等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病理学改变。③索拉非尼可溶解于75%乙醇中,其最佳载药浓度为100mg/20ml.相同时间和最大浓度情况下500-700μm的DC-Bead载药量为63.9±21.7mg/ml,300-500μm的DC—Bead载药量为57.6±14.8mg/ml,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体内研究:A组Cmax、AUC分别为0.3±0.06μg/mL和664.82±36.7μg/mL min。B组Cmax、AUC分别为0.38±0.04μg/mL和1264.82±56.6μg/mL min,D组Cmax、AUC分别为1.24±0.109μg/mL和1728.97±67.90μg/mLmin。A和D比较,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和B比较,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与颗粒小的DC-Bead相比,颗粒大的DC—Bead携带的索拉非尼Cmax更小;组织中药物浓度:介入术后3天,D组组织中已测不出药物浓度,而A,B组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介入术后1周组织内仍可测到索拉非尼药物浓度;肝功能变化:四组介入术后3天转氨酶均升高,以B、C组最明显(P=0.02<0.05).介入后1周D组基本恢复正常,而B、C组转氨酶仍然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介入术后DB、ALB较前无明显变化;肝脏病理学变化:四组介入术后1周肝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坏死程度及范围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B、C、A、D.DC—Bead中颗粒越小,坏死程度越重.而碘油栓塞后坏死为局灶性的.介入术后3周,坏死部位开始出现局部肉芽组织增生、可见巨噬细胞。合并局部胆管、门静脉、微小动脉增生。DC-Bead携带索拉非尼栓塞后4周出现血管内膜增厚、周围可见血管出血及巨噬细胞。B组有一实验动物介入术后局部可见胆管损伤,镜下见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胆色素。
   结论:⑴以碘油为载体,经导管肝动脉内导入索拉非尼粉剂技术可行、安全,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与常规乳化化疗药物相比,碘油-索拉非尼乳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⑵DC-Bead可携载索拉非尼,但需要一定条件,即需要能有效溶解的溶剂;⑶DC-Bead携载索拉非尼缓释效应确切,且优于碘油的携载作用;⑷DC-Bead携载索拉非尼做肝动脉栓塞安全的,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损伤肝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⑸小颗粒DC-Bead携载DC-Bead性能较好,但小颗粒DC-Bead可导致胆管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