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
【6h】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

 

目录

文摘

引言

一、公司治理基本问题分析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

(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1、资本与经营的分离是公司治理产生的前提

2、委托代理论促进了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3、利益相关者的理论促进了公司治理的新发展

(三)公司治理的组成

1、公司内部治理的构成

2、公司外部治理的构成

(四)公司治理的原则

1、效率和公平原则

2、激励与制衡原则

3、法定与约定相结合原则

(五)公司治理的功能

二、美德日三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评析

(一)、美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

1.股东大会

2.董事会

3.独立董事制度

4.委员会制度

5.银行的相机治理机制

6.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二)、德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

1.两会制

2.员工参与制

(三)日本公司治理法律制度

1.日本公司的股东大会

2.日本公司的董事会

3.日本公司的监事会

4.检查人制度

5.会计监察人制度

6.主银行制

(四)三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比较

三、我国现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分析

(一)公司内部治理法律制度

1.股东大会

2.董事会

3.经理层

4.监事会

5.职工代表大会

(二)公司外部治理法律制度

1.规范国有资产投资入股的法律法规

2.规范股份转让的法律

3.规范市场管理秩序的法律

(三)我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缺陷

1.股东大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2.董事会及经理层方面存在的问题

3.监事会存在的问题

4.职工未能有效参与公司治理

5.缺乏外部监控机制

6.激励机制较弱

四、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完善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1.完善对股东权利的规定

2.建立累积投票制度和限制表决权行使制度

3.完善股东大会会议制度和运行规则

4.完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和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二)完善董事、经理和董事会的职能

1.扩大董事会的职权

2.取消现行立法中有关经理地位和职权的规定

3.建议董事会实行分工负责制,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

4.完善公司代表制度

5.完善对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的规定

6.禁止董事长兼任总经理

(三)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

1.完善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任用程序

2.赋予独立董事相应的职权

3.建立独立董事的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

(四)完善监事会的组成及其职能

1.明确监事会成员的任职的积极资格,增强其独立性

2.扩大监事会的职权范围

3.明确监事的义务和责任,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五)建立对董事、经理的激励机制

(六)建立多元化的公司外部监督机制

1.建立银行相机治理机制

2.鼓励司法机关适当参与公司治理

(七)促进职工参与公司治理

1.完善职工持股的法律规定

2.明确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所占的比例

3.建立对破坏职工参与公司治理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角度,运用经济学和法学研究方法,分析公司治理的定义、理论、组成、原则和功能,比较美、德、日三国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并结合我国公司立法的实践,进行相关评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公司治理基本问题的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多位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定义,明确公司治理的内涵;介绍公司治理的三种重要理论:资本与经营的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分析公司治理的内部构成和外部构成,认为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主要由董事会、经理人员、股东大会和监事会构成,而公司治理的外部构成则主要包括证券法规范的证券市场、银行法规范的商业银行、职业经理人市场和经济管制等因素.同时,对公司治理的原则和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二部分对美国、日本、德国三国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其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总结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经验,这对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是分析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共分三节.第一节分析了我国公司内部治理法律制度,回顾了我国公司治理相关法规的制定过程.第二节分析了我国公司外部治理法律制度.第三节主要从六个角度分析我国现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缺陷.本文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杨松;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国际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玫;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公司治理,制度分析,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