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及贮藏特性的研究
【6h】

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及贮藏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 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及其贮藏特性的研究概况

1 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1 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的研究

1.2 药用植物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1.3 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2 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

2.1 药用植物种子低温贮藏的研究

2.2 药用植物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的研究

1 仪器

2 观察方法

2.1 显微观察

2.2 电镜扫描观察

2.3 石蜡切片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金莲花种子的形态结构

3.2 牛膝种子的形态结构

3.3 黄芩种子的形态结构

3.4 冬凌草种子的形态结构

3.5 荆芥种子的形态结构

3.6 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种子的形态结构

3.7 栀子种子的形态结构

3.8 厚朴种子的形态结构

4 讨论

第三章 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

1 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

1.1 金莲花种子萌发的研究

1.2 牛膝种子萌发的研究

1.3 黄芩种子萌发的研究

1.4 荆芥种子萌发的研究

1.5 冬凌草种子萌发的研究

1.6 讨论

2 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的研究

2.1 金莲花种子贮藏的研究

2.2 冬凌草种子贮藏的研究

2.3 荆芥种子贮藏的研究

2.4 蒙古黄芪种子贮藏的研究

2.5 牛膝种子贮藏的研究

2.6 膜荚黄芪种子贮藏的研究

2.7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繁多,且研究较农作物起步晚,特别是在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尤贮藏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很多品种的研究仍属空白。药用植物种子是中药材生产的基础,其特性决定着下一代的性状,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因此开展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贮藏特性方面的研究,对于提高和稳定中药材的质量,筛选优良种质资源及长期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萌发以及贮藏等方面对几种药用植物种子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药用植物种子的相关研究以及药用植物种子的保存提供依据。
   本论文共包括三章内容:
   第一章: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贮藏的研究概况
   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种子由于遗传、生境等因为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形态,一些特殊的结构又会造成不同的休眠类型,萌发特性多种多样,寿命也有长有短,掌握这些生物学特性是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中长期保存的基础环节。
   种子贮藏的任务是采用合理的贮藏设备和先进科学的贮藏技术,人为的控制贮藏条件,使种子劣变降低到最低限度,最有效的保持种子发芽力和活力从而确保种子的播种价值。药用植物种子的中长期保存是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特别是濒危珍稀品种资源得以保存和延续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但是至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整,这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懈努力和钻研。在了解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种子最为适宜的贮藏方式,对长期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障国家的生物资源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的特征研究
   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与药用植物的种类有很大关系,是进行药用植物鉴别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其形态结构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贮藏特性,考察其相互关系。本文通过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等特征及位置,总结了金莲花、冬凌草、黄芩、荆芥、蒙古黄芪、膜荚黄芪、栀子和厚朴等8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鉴别要点。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考察了种皮纹饰及种脐的形态特点,能客观准确的反映种子的形态学特征。同时,文中初步探讨了种子形态及贮藏特性之间的关系,对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章: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
   本章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本部分对金莲花、牛膝、黄芩、冬凌草和荆芥等5种药用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温度对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不同产地间种子萌发特性的比较以及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等方面,为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筛选最佳萌发方法提供依据。第二部分为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的研究:这一部分选取了金莲花、冬凌草、荆芥和蒙古黄芪等4种药用植物种子为对象,研究了四种不同温度的贮藏条件对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率、种子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并初步对不同含水量对种子贮藏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药用植物种子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本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结果:
   1、对金莲花、冬凌草、荆芥、蒙古黄芪等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萌发、休眠以及贮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金莲花、冬凌草、荆芥和蒙古黄芪在贮藏特性研究方面尚属空白。
   2、首次对金莲花、牛膝、冬凌草、荆芥、栀子、厚朴和杜仲的种子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总结出这些品种的基本鉴别要点,为其形态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还对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特征与萌发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3、通过实验,得出了快速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特性的方法,与已报道的方法比较,处理方法简单且大大缩短了时间,为金莲花的栽培提供了方法依据;另外,本论文总结出冬凌草、蒙古黄芪等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为中药材的生产提供了参考;并首次探讨了PEG模拟干旱条件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为选择优良抗旱品种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