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本企业雇佣形态变化研究
【6h】

日本企业雇佣形态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企业雇佣形态可以分为正规雇佣形态和非正规雇佣形态。终身雇佣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典型正规雇佣形态,曾经为保障日本企业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争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但是,随着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高科技产业进入调整期,日本经济陷入了萧条之中,绝大多数产业出现大面积经营亏损。为渡过经营危机,日本许多大企业公布裁员计划、进行企业内部重组。沿袭多年的日本终身雇佣,面临严峻挑战。在终身雇佣衰落的同时,日本企业非正规雇佣形态呈多样化发展。非正规雇佣形态的种类越来越多,分布的领域越来越广。从整个劳动力市场看,正规雇佣被非正规雇佣以惊人规模所取代。
   本论文以日本企业雇佣形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数据整理的方法分别分析日本企业正规雇佣形态和非正规雇佣形态变化的原因、现状及趋势,探讨日本企业雇佣形态现存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本论文由以下四章构成:
   第一章主要是分别阐述日本企业正规雇佣形态和非正规雇佣形态的定义、内容和特征。终身雇佣——日本企业的正规雇佣形态,是指从各类学校毕业的求职者,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供职,除非是由于从业人员的个人责任,企业避免解雇员工的传统用工习惯。终身雇佣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与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也有密切的关系。非正规雇佣形态分为派遣员工、合同工、临时工、承包员工等多种雇佣形态。
   第二章主要探讨日本正规雇佣形态即终身雇佣的发展历程,系统地思考终身雇佣变化的背景及原因,总结终身雇佣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终身雇佣起源于江户时代,在一战和二战时期逐步形成和确立。二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终身雇佣在日本企业中得到强化和完善。但是,进入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背景下,终身雇佣面临巨大的挑战。为减轻经营压力,日本企业对终身雇佣做出一系列调整。如“减少或终止雇佣新员工”“改革工资体系,引进成果主义工资制和年薪制”“延长企业正式员工的退休年龄,提高对退休员工的返聘率”。终身雇佣在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意识、保障熟练技能的劳动力、促进技术革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另一方面,终身雇佣容易造成劳动力结构僵化,增加企业经营负担。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终身雇佣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日本企业为摆脱困境,在调整终身雇佣内容的同时,相继执行裁员计划。日本各大企业的裁员对终身雇佣造成很大的冲击。
   第三章详细分析日本企业非正规雇佣形态发展的实况,探寻促成非正规雇佣形态发展的原因,归纳非正规雇佣形态的优点和弊端。在产业结构服务化、劳动者观念个性化以及日本政府政策的影响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非正式员工的数量呈大规模增加的趋势。到2007年,非正式员工占企业雇佣总数的比例达到33.5%。从产业分布看,非正式员工占第二产业雇佣总数的比例较小,主要分布于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特别是饮食住宿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雇佣了大量的非正式员工。从企业规模看,非正式员工在中小企业的分布比例较高。非正规雇佣形态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非正式员工与正式员工待遇差别大,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而且非正规的就业形态致使年轻劳动力难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第四章主要是根据前几章内容的分析,预测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形态的前景,并对非正规雇佣形态发展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及建议。终身雇佣作为一种日本社会文化的产物,适应日本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有其持续存在的合理性。因此,终身雇佣极有可能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向新的终身雇佣发展。但是,它的适用范围将会缩小,企业将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派遣员工、合同工和临时工等非正规的劳动力资源。为解决非正规雇佣规模扩大引起的社会贫富差距、年轻劳动力就业问题,则需要政府进一步调整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加强对非正式员工的个人能力开发支援。
   在可预见的将来,终身雇佣作为日本企业合理的一种雇佣形态,依然会得到企业、政府的重视;而且企业也会更大程度地录用非正式员工。企业、劳动者、政府三方面共同努力,发挥两种雇佣形态的优势,对于企业发展乃至日本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