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航天特殊人才奖励问题研究
【6h】

航天特殊人才奖励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当前,我国的航天科技工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为艰苦的任务考验,随着一批如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航天重点工程陆续进入关键实施阶段,航天科技工业对能引领航天事业发展、能发挥关键作用的特殊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对航天特殊人才的奖励和对有潜力的年轻人成长成才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例,重点研究了人才的需求和激励的措施,为航天科技工业对特殊人才的激励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论文对国内外特殊人才激励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给出了国内外经验对航天特殊人才激励的启示;通过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特殊人才奖励工作的回顾,阐述了在历史上航天工业的演变和对人才的奖励状况,揭示了过去做法的历史局限性,凸现了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的迫切性;针对航天科技工业的特点,论文对特殊人才进行了界定,提出了三类人才纳入特殊人才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把一般人员的需求和特殊人才的需求做了对比,对特殊人才的需求从两个激励基点做了专门的分析,依据激励理论建立了特殊人才激励模型,提出建立重大奖励机制、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拓宽成长成才通道、搭建施展才华平台、航天精神激励优秀人才等激励机制,为特殊人才的奖励和对青年俊才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制度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在重大奖励的组织实施以及配套措施方面,本文也作了专门的阐述;论文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特殊人才奖励和激励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即对航天特殊人才实施重大奖励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要把握住影响特殊人才积极性的最重要、最本质的需要,才能充分、有效、持久地激发和维持特殊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重视保健因素,消除不公平感,才能更好地激励特殊人才,激励机制非一成不变,需要随着企业发展不断地完善。论文从国家、集团公司、部门层面分别给出改进和完善激励的政策建议。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特殊人才的激励问题在我国军工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对我国军工行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的改进也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著录项

  • 作者

    张洪涛;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企业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郝旭光;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5.15;F426.5;
  • 关键词

    航天科技工业; 特殊人才; 激励机制; 奖励政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