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2010年中国人口学会年会
2010年中国人口学会年会

2010年中国人口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0-07-03

主办单位:中国人口学会

会议文集:2010年中国人口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家人口计生委李斌主任在中国人口学会年会的讲话。从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两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如何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行了分析。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同时指出该体系应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行战略层面、决策层面和运行操作层面的系统研究和设计。
  • 摘要:本文指出了人口问题的新表现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和质量关系的失衡、人口结构失衡、人口空间分布失衡这三方面,同时提出应该树立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观,新人口观不仅要求实现人口自身的均衡发展,还需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简述了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理论框架主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安全观等相关,从“均衡”、“人口均衡”、“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概念揭示了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内涵。提出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不仅目前各界对人口均衡型的内涵、机制和概念框架等理解不深刻,而且各级政府和社会舆论对人口均衡型社会认识也不统一。此外,人口均衡型社会目前尚停留在口号和理念层面,缺乏行动计划,而且目前人口均衡目标体系尚不健全和清晰,并且人口失衡问题严重而且难以短期解决。针对这些挑战,提出应该从国家层面启动中国人口均衡型社会发展的行动方案、需要建构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发展指标体系、应迫切加强对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的概念框架、理论框架和政策框架的前瞻性研究等建议。
  •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口均衡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原因。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社会抚养比最低、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有利时机,不断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在推进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
  • 摘要:人口均衡发展理念应时代要求而生基本人口国情的变化、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型是形成今日人口均衡发展理念的社会基础,而全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国策成为人口均衡发展理念的政策先导.人口结构失衡、人口规模和城市化进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社会发展压力、资源环境压力。提出了更新人口发展观,对城市人口进行规模控制,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大人口观出发,重新审视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既具理论意义,又具实践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湖南针对流动人口管理推出的“一盘棋”机制的特征和效果,指出“一盘棋”的意义已超越了计划生育领域,蕴涵着中国社会管理改革、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不但可为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推进城乡统筹探路,而且可为全国区域统筹、全局转变方式提供有益借鉴。
  • 摘要:本文提出了气候变化是导致移民活动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气候驱动因素,可以分为气候进程驱动和气候事件驱动。根据人口迁移的气候驱动因素,可以确定三个气候变化下人口迁移的敏感区域,包括: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滨海陆域和岛国、岛屿,干旱和沙漠化下的生态脆弱地区以及温度和降水变化下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区域,针对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移民活动提出了建立国际迁移法律、加强国际组织协作、确立融资和保险机制等建议。
  • 摘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必须要相互协调.地区建设和管理必须根据现实的资源、环境,合理地确定人口发展和建设规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认识和研究这一矛盾,是实现北京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前所述,北京市人口增长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增长。今后对流动人口的调控难度明显增加,将是北京市政府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人口调控,首先要通过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优化人口结构和调整人口空间分布等减轻来自人口的压力。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合理调整空间分布为导向,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通过调整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加强政府管理来抑制人口规模的过度增长,同时通过产业等再分布引导人口向城市边缘和卫星城转移,减弱市区人口的承载压力。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抑制因一般就业人口快速增长而导致城市人口的低效率扩大。实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摘要: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历了儿童期、少儿期,正大规模进入成年期.独生子女的成长轨迹会折射到其人生观和婚恋观,虽然目前独生子女的婚姻尚未成为适婚人口的主体,但独生子女婚姻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婚姻不稳定的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运用Logistics分析方法及分组统计分析方法,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婚姻稳定性变量与其教育、独生或非独生、户籍、年龄、失业状况、性别、父母婚姻等状况进行相关分析。限于资料的可得性,对2000年全国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婚姻稳定性的比较分析,仅限于与父母同住的已婚独生子女和非独生长子或长女。独生子女群体整体婚姻稳定性低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女性的婚姻稳定性最低,现阶段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婚姻较为稳定,但低龄独生女性婚姻不稳定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独生子女就业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其婚姻稳定性,失业人群婚姻不稳定的比重较高,父母的婚姻稳定状况在子女身上具有一定的延继性,独生子女的婚姻稳定性与父母的婚姻稳定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与独生子女的婚姻稳定性呈现同向变化的趋势,但教育程度高的独生女性婚姻不稳定性高于其他群体。关注和研究独生子女的婚姻问题,不仅对政府部门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指导和处理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共识,不同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所必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等同于平均化,是在承认客观差异前提下的均等化;是机会均等和结果均等,在均等化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选择,重点关注贫困人口和弱势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一方面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可以划分为技术服务、宣传教育服务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是在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政府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所引发的。可见,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源于基本国策的落实而产生和发展,理应由国家财政予以保障,属于国家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公民均等地享有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财政能力均等化是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条件。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人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或投人方式直接影响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本课题借鉴“标准人”均等化分配模型,测算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需求规模,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
  • 摘要: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指服务对象能够知情、自主地做出选择适合于自身情况避孕方法的决定。知情、自主、选择是知情选择原则的三个基本要素。本文按照干预实施的需要,运用文献回顾、数据资料和专家咨询从个体/社区、服务提供包括服务与管理以及政策措施三个层面剖析中国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制定干预策略,提出了宣传倡导、提高咨询技能、规范程序、社区参与、确定优先领域等建议,力求为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思路。
  •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已进人快速发展阶段,老龄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口的自杀率位居全球前列,在三类老年人口自杀类型国家中属欧洲型。中国老年人口自杀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虽然整体上中国老年人口的自杀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农村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自杀率仍然较高,农村高龄男性老年人的自杀率有所上升。因此,当前中国老年人口的自杀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面对老年人口高自杀率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协同合作。一方面要着力处理好当前老龄问题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医疗、照料等问题,完善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努力消除老年人产生自杀意念的诱因;另一方面,重点关切高自杀风险的老年群体,特别是男性老人、农村老人和高龄老人,同时大力发展和建立老年人社团组织,增强老年人归属感和安全感。最后,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建立老年人心理和精神健康辅导网络,进行多层面多方位自杀干预。
  • 摘要:本文对于确定城郊被征地老年农民养老保障成本内涵,如何对其成本进行建模和测算,如何根据测算成果制定政策等进行了研究。并以南京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的征地补偿政策和困难补助政策,应以农民的需求成本为出发点进行合理全面的测算,才能保证补偿资金能够足以负担其养老成本。另外,要确保被征地老年农民老有所养,切实保障其养老生活,不仅要通过详细的社会经济调查充分了解其生活经济需求与养老意愿,还必须考虑到被征地老年农民经济生活需求的变化、各种养老成本的变化以及被征地前后城市一农村生活的差异等多项动态因素,只有以需求变化为基础,才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其养老成本的变化,才有利于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补偿政策,以满足被征地老年农民的养老需求,使其老有所养,养而无忧。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后世博时期长三角地区的功能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对该时期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加强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对人口总量规模和结构布局应该做好应对措施、加强流动人口快均等化服务等对策。
  • 摘要: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都普遍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及其特点,了解非农化转移的态势,对于中国的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研究将在对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人手,对中国当前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潜力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不同方式的计算,对中国当前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潜力进行了计算。通过两种方式的计算和相互印证,结果显示,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方法计算的中国当前应当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潜力,还有1.28亿人,但是按照城乡比较收益计算的劳动力转移潜力却大很多,为1.8亿人左右。这说明,必须要加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过量流失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 摘要:以人口普查数据和典型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农民工流动家庭本地化的状态.流动家庭是所有家庭成员都是流动人口的家庭。从就业角度看,农民工家庭成员已经融入现居住地的经济社会。由于其就业与城市人口有互补性,所以他们在城市生存的就业条件是长期存在的。从居住时间看,有长期居住的趋势;从住房角度看,农民工家庭有稳定的居住方式,但住房的自有程度低;从社会关系网的变化看,农民工家庭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别。在城市,农民工家庭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阶层,其生活方式与农村人口和当地居民都有本质的不同。城市对农民工劳动力的需求和在住房和户籍制度上的排斥将长期并存,因此,外来流动人口本地化将是长期的过程。受就业、房价、户籍制度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流动家庭在现住地的社会融合与城市的规模和距离户籍地的远近有直接的关系。社会融合的难度与城市的规模成反比,与距户籍地的距离成反比。农民工家庭社会融合的难点在大中城市,针对农民工家庭和流动人口问题的社会改革应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 摘要:人口迁移流动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迁移流动对生育数量的影响,二是迁移流动对生育孩子性别结构的影响(包括对性别偏好的影响).流动经历对农民男孩偏好的强度有明显影响,即流动经历降低了农民男孩偏好的强度。借鉴已有的关于迁移流动对生育数量的影响的理论解释,流动对农民男孩偏好的影响方面可以排除“选择假说”,因为本研究将主要的迁移选择性变量加以了控制。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不赞成“社会化假说”,该观点认为人们早期生活环境中的生育文化对个人观念和态度的形成具有持续和稳定的影响,这种生育观念和态度一旦形成,即使个体迁居到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也难以使其发生改变。本研究证实了“适应假说”或“再社会化假说”,即流人地文化和个人“城市经历”对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具有再社会化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的男孩偏好与“儿子传宗接代”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在农村,儿子还有特别的养老功能。但与农村相比,城市市民的男孩偏好已不那么强,很多人甚至没有男孩偏好。当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走出狭隘的宗族社会,城市市民的生育观念以及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不能不对他们的生育观念产生影响。
  • 摘要:本文简述了人口均衡的概念,指出人口发展不均衡是人口问题的实质,主要体现在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不均衡。提出必须站在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人口的均衡发展问题,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均衡发展,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
  • 摘要: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人口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人口与发展问题现实情况复杂,人口数量、结构与分布等问题交织,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紧张,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难题.从现实得到启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重点是把人口问题引入系统规划范畴."人口均衡型社会"着眼于从系统、动态、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规划和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不仅是以往人口发展实践的系统总结和提炼,同时也是这一人口理念在理论上的丰富和深化.中国在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着种种困境,表现在人口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人口问题认识上的偏差、缺少针对性的行动方案以及人口问题研究的理论滞后等方面,指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对策出路其核心应落在转变人口发展方向、转变人口工作机制以及转变人口服务管理体系的“三重转变”上。
  • 摘要:本文简述了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初始人口条件。指出人口规模均衡受到了资源、环境的制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人口内部均衡是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同时达到的均衡,从出生率、死亡率的角度分析,得出生育水平的取舍是关系到年龄结构稳定均衡的关键。劳动力供求均衡和养老供求均衡是伴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派生出来的问题,是人口均衡问题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市场的辐射。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者区域非均衡发展,带来人口分布的非均衡,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连年持续的人口大流动。城市化特别是人口城市化是未来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所在,但必须从制度上能够保障充分实现人口聚集、提高要素效率、发挥城市的各种作用,实现人口城乡均衡变动和统筹发展。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须破解这些人口均衡问题,而破解这些均衡问题的根本在于生育政策的完善、投资于人的战略实施、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和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以及选择与人口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关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以下简称《公开信》)发表的背景,指出《公开信》的目标是推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增长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公开信》对于国人生育观念的深刻转变有深远影响,《公开信》发表3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摘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从满足群众的需求出发,提供优质的、综合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维护公民生殖健康权利,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满意程度,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方法、任务、目标的转变.1995年,中国首次提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理念,并从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入手,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展优质服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目前,优质服务已成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机制、工作的要求、工作的载体、工作的目标,贯穿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既是新时期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
  • 摘要:本文建立中国"人口一消费一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及碳排放变动进行动态仿真。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调控情景进行模拟分析,定量考察未来中国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及居民消费等对碳排放的影响,探寻相关政策措施的有效调控途径。建立的"人口一消费一碳排放"模型是对现实系统的一种简单抽象,在系统边界确定、结构描述、变量选择及参数设置等方面均有诸多假设,因此系统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意义在于使决策者从宏观层面上对系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有所了解,对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及敏感性有所把握。由此可见,作为人口规模仍在不断增长、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远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未来中国合理拓展居民消费碳排放空间的需求正当而且迫切。因此,以消费排放来界定各国的责任,从满足人口发展与居民基本生活的碳排放需求角度争取合理的碳排放空间,符合国际公平、人际公平及代际公平的基本原则,理应成为中国争取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的有力支撑点。
  • 摘要:本研究利用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原始数据,研究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描述统计和逻辑斯特回归的方法探索妇女的初婚年龄、民族状况、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城乡)、存活孩子状况、生育孩子的性别结构和政策因素对她们生育意愿和行为之间差异的影响,年龄作为控制变量,除了年龄、初婚年龄为定距变量外,其他均为定类变量。从个人背景(包括人口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社会政策和生育孩子状况三个角度研究其对意愿生育数量和实际生育行为二者差异的影响。妇女自身的特征和属性如初婚年龄、受教育程度、民族和婚姻状况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差异有关,相关性的强度和方向有待进一步检验。孩子的性别结构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的影响能够体现性别偏好,存活状况对差异的影响能反映孩子的死亡替代情况,仅用孩次结构考察性别偏好的影响,它们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性别偏好是导致生育行为大于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得出:家庭为了满足理想的性别结构而继续生育,多生多育是获得理想孩子性别结构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有着性别偏好的家庭实际生育孩子数高于理想孩子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 摘要:人口计生问题既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因而具有民生实质。但它并非等同于传统意义上吃、穿、住、行的民生问题。人口计生问题的民生实质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在治国理政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二是在价值取向上体现"公平正义"的和谐发展要求;三是在制度设计上体现"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要求;四是在工作目标上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永续发展"要求;五是在工作重心上体现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工作重心,不断提高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因此,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人口计生工作具有基础性的民生实质,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即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人科学发展的总体规划,纳人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综合运用人口政策及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更加注重以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开展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 摘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年老奖励补助政策在县及县以下非农业户中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界定奖励补助的资格认定条件、估算县以下非农业户低收入家庭年老奖励目标人群的规模以及按农村奖励扶助制度标准实施的资金需求,分析纳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县以下非农业户独生子女父母,特别是收入较低的独生子女父母.针对城镇非公有制单位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补助的政策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政府为主的奖励补助模式尚未形成,奖励补助甚至独立于政府和公共财政之外,执行和兑现过分依赖于对象所在单位,奖励补助的形式和额度存在明显的单位与职业身份差异等。建议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把县以下无确定工作单位、无落实主体的非农业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尽早、尽快、尽量纳人农村年老奖励扶助制度。
  • 摘要:上海市老龄委员会和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于1998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综合调查",样本量为3524;并在2003年进行了跟踪调查,样本量为3865;2005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又联合进行了一次"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样本量为2072.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出发,结合上述调查数据,分别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价值追求三个层面逐层深入地研究上海市老年人口的文化生活状况。在此基础上,从老年人群的兴趣爱好、活动场所、家务负担、“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科技介入老龄事业6个角度展开对策研究。
  • 摘要:中国大规模急速而致的老龄社会的各种风险先兆,将在首批独生子女家庭呈现.摸清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现实生活困境和养老风险,特别是这种困境和风险10年后的变化趋势,对于研究制定中国应对老龄社会的预案是极为重要的.城市和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日常生活困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家务负担方面,农村父母比城市父母要沉重得多;在精神心理困苦方面,城市父母比农村父母要严重得多;在医疗看病护理方面,农村父母比城市父母要困难得多。对首批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未来的养老优虑,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农村均高于城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父母对未来养老状况的优虑程度均高于子女。且两个社区和两代人的差异比较悬殊。这说明,子女对父母养老忧虑的感受和理解程度不够;政府和社会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未来养老风险估计不够。调查数据显示,有68%的农村子女和51.3%的城市子女对父母的养老状况产生优虑,预示着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年老后,子女难以承受赡养父母的责任,难以解决父母的养老困境。城乡独生子女家庭所有的风险,农村均比城市高。政府和社会对城乡首批独生子女家庭风险、特别是农村家庭风险,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未雨绸缪,早作应对预案,从制度和资源上提供保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代家庭的风险。
  • 摘要:老龄化过程中的女性比例逐渐加大,将会使老年妇女问题更加突出.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尤其是大量低保障程度或无保障的老年妇女,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挑战.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统筹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不但与妇女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人口老龄化和女性化过程中,老年妇女和准老年妇女作为弱势群体,作为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幸福与尊严更应该得到广泛关注,其经济保障更应该得到落实。在人口老龄化和女性化过程中,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基于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和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及时研究老年妇女的经济保障状况与发展趋势,探析老年妇女经济保障问题的成因,在借鉴国外老年妇女经济保障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改善老年妇女经济保障状况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自从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农民工"返乡潮"引起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农民工返乡后是一种什么状况,是创业还是重新开始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主要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农民工创业的企业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既有来自发展的自身强烈要求,又有来自外部大环境的客观要求。自身追求更好的发展是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动机,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也迫使更多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同时政府政策对返乡农民工的吸引对创业具有催化剂的作用。而那些看到机遇而进行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才是农民工创业人群体中的精英和主体。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对创业实际上处于观望和等待阶段,而已经开始创业行动的返乡农民工比例接近1/5。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以微型企业为主,创业资金规模较小,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有经济实力完成意愿中的创业初始投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主要集中在农业服务业和广义农业两个方面。金融危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影响,但影响不是降低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而是迫使返乡农民工回到农村来寻找商业机遇、发展和生存空间。也就是说金融危机背景下民族地区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热情较高,政府的扶持将会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摘要: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迅速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流动人口的出现和规模的迅速扩大、生育转变就是其中两个重要的表现,对于这二者的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细致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对于完善人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以往对于流动人口生育转变的研究比较少,相关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本文利用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对流动人口的生育转变过程进行细致全面的考察,包括生育水平、生育时间、生育孩次分布和生育性别结构等方面的转变,并通过与农村未流动人口、城镇未流动人口及全国的比较分析说明流动人口生育转变的特征.
  • 摘要:对定州市男到女家落户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该转变不仅对转变群众的婚姻观念和婚姻模式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是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极大支持,促进了有女无儿家庭养老问题的解决.调查发现,定州男到女家落户工作意义是深远的,成效是综合性的,其经验具有推广的价值和可行性.定州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历史上盛行男婚女嫁的婚姻模式。近年来人们的婚姻观念之所以发生较大变化,逐步接受了男到女家落户的婚姻观念,并使这一新的婚姻形式蔚然成风,既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也是多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的结果。男到女家落户是对传统婚姻模式唯一性的否定,是婚姻领域的一场变革,是在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男到女家落户这一婚姻模式的发展,对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实现家庭和谐、解决有女无儿家庭的养老问题、降低出生性别比等,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