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交易所市场公司债信用差价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化模型
【6h】

我国交易所市场公司债信用差价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化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

1.2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1.3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研究

2.2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研究

2.3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我国公司债市场发展情况

第四章 我国公司债利差相关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2 实证分析变量的选取

4.3实证分析数据选取和处理

4.4理论分析和预测

4.5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结果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5.1本文总结

5.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15年以来,债券市场整体发展迅速,公司类信用债券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然而,随着发行人评级中枢的下移,违约风险隐现。信用利差(信用债券收益率与无风险债券收益率的差)逐渐被认可为度量信用债券相对风险的最佳指标。
  本文主要从个券层面来研究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括从中国债券市场2011年至2015年6月30日之间发行全部未到期、符合筛选条件的共217只交易所公司债,指标选取分别为市场因素、微观因素、宏观因素三个层面。该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第一,利率因素是影响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由于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避险效应”,股价波动率的上升将引起信用利差一定幅度下降;第二,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公司价值波动越大、负债比率越高,将引起信用价差的增大;第三,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在央行不断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公司债利率不断下降,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本文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不再为公司违约兜底,彻底改变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扭曲状态;逐步消除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间存在的分割状态,在充分监管的状态下准许更多银行机构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从而提高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活跃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