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行业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应用研究——基于二六三的案例研究
【6h】

互联网行业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应用研究——基于二六三的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5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限制性股票及其激励方案设计概述

2.1限制性股票概述

2.2 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设计分析

第3章 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会计与税务问题

3.1 限制性股票激励业务的会计处理

3.2 限制性股票激励业务的税务处理

第4章 互联网行业限制性股票激励案例背景

4.1 互联网行业限制性股票激励应用状况

4.2案例公司二六三基本情况介绍

4.3限制性股票激励在二六三中的适用性

4.4二六三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设计

4.5二六三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实施进程

第5章 互联网行业限制性股票激励案例分析和启示

5.1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5.2二六三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启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4年年报上市公司期权估值模型使用的参数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互联网行业对中国经济结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互联网行业有着独特的商业模式,存在前期投入大、回报少等特点,对互联网行业而言,如何通过股权激励设置合理的业绩指标留住高级管理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互联网企业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设计的视角切入,充分考虑中国互联网企业和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研究重点定位在关键要素设计、具体的实施过程以及所遇到的会计、所得税处理问题等方面,最后提出对我国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的相关建议并得出以下结论:股权激励方案不能一概而论,从激励模式到设计要素,都需要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必须考虑流动性成本;激励方案的行权条件是整个方案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需综合考虑“集体”和“个人”的因素,“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真正实现激励目标。
  本文客观审视了案例公司在股权激励过程中的创新性尝试与激励结果,经过一番细致的比较分析后,既分享了成功的经验,也总结了现实的弊端,然后提纲挈领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相信会使更多的上市公司从中受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