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背景知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发改委援外培训课堂口译实践报告
【6h】

背景知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发改委援外培训课堂口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部分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报告结构

第二部分 口译项目简介

2.1 项目介绍

2.2 项目实施

2.3 项目特点

第三部分 理论及文献综述

3.1 释意学派理论综述

3.1.1意义

3.1.2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3.1.3口译的三个阶段

3.2 翻译心理学

3.2.1翻译理解和心理词库

3.2.2口译员的心理压力

3.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3.1 国内研究综述

3.3.2 国外研究综述

第四部分 口译分析

4.1 分析框架和重点

4.2 实例分析

4.2.1 原语听辨

4.2.2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4.2.3 译语表达

第五部分 结语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口译内容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实践报告与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是一篇英汉交替传译的实践报告。笔者以2015年4月参加发改委援外课堂的交替传译为材料,利用释意学派的理论,结合翻译心理学的研究,分析此次实践中背景知识对口译质量的影响。
  释意学派强调翻译是意义传递,而非字词对等,意义对等的效果可从是否传达有关语言外事实的信息、忠实于原文风格和具有同等美学效果等层次进行评价。译员传递意义的前提是准确听辨原文,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译员的心理状态和储备的背景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翻译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口译中的不确定因素越多,译员越容易紧张;背景知识影响译员对意义的理解和分析。
  本报告按照释意派提出的口译三阶段,即原语听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译语表达,结合案例,分析背景知识对口译员的心理状态和口译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不熟悉的话题让译员心理紧张,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出现听辨失误;二是不理解术语含义和应用,信息传递失误;三是对术语和话题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译语表达的效果不佳。
  通过此次实践,笔者发现背景知识不足会对口译员的心理状态和口译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建议译员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并选择某些领域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