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团体保险发展策略研究——以江苏国寿为例
【6h】

我国团体保险发展策略研究——以江苏国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问题提出

1.1.3研究意义

1.1.4创新与不足

1.1.5文献综述

1.2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主要方法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第2章团体保险及发展策略理论综述

2.1 团体保险相关概念

2.1.1团体保险的概念

2.1.2团体保险的特征

2.1.3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历程

2.1.4团体保险的发展现状

2.2 发展策略相关理论

2.2.1策略的概念

2.2.2发展策略相关理论

第3章江苏国寿及我国团体保险发展现状

3.1发展速度下降

3.2客户来源渠道单一

3.3平台业务欠缺

3.4中小企业福利市场开发不足

3.5 E化电子服务普及缺位

3.6 自身销售队伍无法满足业务发展

第4章影响我国团体保险发展的相关因素

4.1 外因层面

4.1.1 经济发展

4.1.2行业发展

4.1.3相关政策

4.1.4利率水平

4.1.5认知水平

4.1.6监管环境

4.1.7意外事故

4.2 内因层面

4.2.1 渠道定位为团体保险方向与契机

4.2.2发展策略为团体保险提供理论支撑

4.2.3销售支持

第5章江苏国寿团体保险发展环境分析

5.1麦肯锡7S模型

5.2 SWOT分析

第6章江苏国寿团体保险发展策略

6.1总体思路

6.2 综合性营销

6.3提升渠道内在效益

6.4加强队伍建设

6.5经验总结

第7章我国团体保险发展策略

7.1努力搭建多元化政策业务平台

7.1.1对接扶贫保险业务

7.1.2开展养老保险突破性业务

7.1.3开展各类计生人群的团体保险服务

7.1.4开展一系列学生保险及校园保险业务

7.1.5积极搭建政府的重要政策性平台业务

7.2客户资源整合经营

7.3深度开发中小企业法人员福市场

7.4 E化电子服务及场景化销售模式

7.5队伍驱动战略

7.5.1重视新人培育

7.5.2强化自主经营意识

7.5.3建立统一的专业化服务标准

7.5.4以完善制度体系为基础优化管理机制

第8章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模式,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各大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与投资收益均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期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盛行,对传统团体保险的银行合作渠道造成一定冲击。基于此,很多保险公司不断调整内部业务结构,通过渠道转型及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短期险业务对公司创费的贡献,并不断加强团险渠道管理建设。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政府、社会、企业、民众保障意识的不断增强,同时国务院保险业“新国十条”及江苏省保险业“省八条”的下发,给团体保险业务市场注入巨大动力及发展机遇,然而近年来,我国团体保险业务的发展滞缓,市场占有率缩减,经营效益下降,影响保险公司的整体发展,因此,制定合理可行的团体保险发展策略,对于保险业尤其是保险企业来说是当前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本文基于企业管理学科相关的理论与基础知识,阐述团体保险发展的策略研究,并以国内目前最大的省级寿险分公司——中国人寿江苏分公司为例,借助麦肯锡7S模型、SWOT模型策略分析方法,对其内部企业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策略、共同的价值观及外部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江苏国寿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的优劣势,立足于业务发展的规模与效益、资源整合与渠道互融、业务发展与队伍建设、销售支持与管理服务等多个角度分析,提出团险渠道的发展应秉承“大团险”发展理念,整合公司内部所有资源专业化经营,以建设大队伍为基础、推行大服务为保障、争取大效益为根本,成为“专业化经营的规模、效益双提升渠道”的发展策略。最后,影射出我国团体保险发展的相关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