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探讨
【6h】

中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1.2文献综述

1.2.1移动互联网概念

1.2.2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

1.2.3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

1.2.4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

1.3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1.3.1研究的意义

1.3.2创新之处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传统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基础研究

2.1传统互联网盈利模式分析

2.1.1盈利模式定义

2.1.2传统互联网存在的盈利模式

2.2广告+流量盈利模式

2.2.1广告+流量盈利模式定义

2.2.2模式优劣势分析

2.2.3案例:新浪门户网站

2.3销售盈利模式

2.3.1销售盈利模式定义

2.3.2销售盈利模式优劣势分析

2.3.3案例:淘宝网

2.4渠道盈利模式

2.4.1渠道盈利模式概述

2.4.2渠道盈利模式优劣势分析

2.4.3案例:腾讯网

第三章日韩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模式的比较分析

3.1日本DoCoMo公司的I-mode模式

3.1.1 I-mode产业价值链分析

3.1.2 I-mode主要业务分析

3.1.3 I-mode盈利模式分析

3.2韩国SK电讯的NATE模式

3.2.1 NATE主要业务类型

3.2.2 NATE产业链分析

3.2.3 NATE盈利模式分析

3.3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中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分析

4.1移动运营商设立单独门户网站模式

4.1.1中国移动“移动梦网”

4.1.2中国联通“联通在信”

4.1.3中国电信“互联星空”

4.2运营商自推“I M”业务模式

4.2.1中国移动“移动飞信”

4.2.2与传统移动短信聊天类业务模式的对比优势

4.3终端手机厂商开发软件进军移动互联网模式

4.3.1该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4.3.2诺基亚“维信”

4.4搜索引擎与手机厂商合作+自行研制手机终端模式

4.4.1与手机厂商合作模式

4.4.2搜索引擎服务商自行研制手机模式

第五章展望与研究结论

5.1未来手机互联网盈利模式

5.1.1基础产品模式

5.1.2产品金字塔模式

5.1.3阶梯定价模式

5.1.4品牌战略模式

5.2研究结论

5.3发展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展开▼

摘要

手机目前已不仅仅是人际语音通讯工具,随着手机互联网联姻的不断普及,手机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从日本NTT DOCoMo于1999年2月率先推出了名为I-mode的移动电话上网服务并取得巨大成功开始,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应用就引起了手机终端厂商、运营提供商等的极大关注并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进行开发。但是到目前为止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跑马圈地的阶段,只是为了吸引用户,至今仍然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差异化的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对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其盈利模式,为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参与者在圈到地之后仍然可以保证盈利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移动互联网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对传统互联网盈利模式进行了基础研究,概括性的介绍了传统移动互联网存在的三种典型盈利模式:广告、渠道、销售模式。第三章是对日韩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对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所存在的盈利模式进行探讨,从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运营商、终端厂商、搜索引擎等进行描述。第五章是对未来手机市场互联网盈利模式进行了总结,包括基础产品模式、产品金字塔模式、阶梯定价模式。 盈利模式是发展变化的,产业链各个环节有必要检查自身的盈利模式,适时创新盈利模式,以更好地盈利,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