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ARS后骨坏死易感人群的筛选及纳米晶胶原基骨和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修复作用
【6h】

SARS后骨坏死易感人群的筛选及纳米晶胶原基骨和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修复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资助

论文一SARS后骨坏死易感人群的筛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二纳米晶胶原基骨和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修复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骨坏死与凝血纤溶紊乱

综述二组织工程在骨关节组织的应用进展

英文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测定SARS后骨坏死患者高凝和低纤溶倾向的指标变化和相关基因,探讨SARS后骨坏死的病因学,以便用于非创伤性骨坏死的早期诊断和易感人群的筛选.方法取61例SARS后骨坏死患者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另取健康人群52名为对照,应用凝血仪和酶标仪,酶联免疫吸附(ELISA)、免疫比浊等方法测定凝血、纤溶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蛋白C(PC)、活化蛋白C抵抗(APC-R)、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LG)、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定量(D-D)、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Fib)、血清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心磷脂抗体(ACL)的IgA、IgG和IgM;并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测定因子V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应用PCR+固相寡核苷酸连接分析(SPOLA)法测定PAI-1基因4G/5G多态性.目的探讨纳米晶胶原基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缺损修复的效果;利用纳米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探索纳米晶胶原基骨和间充质干细胞保存股骨头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新西兰白兔建立双侧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并分为3组,A组为制作缺损而不填充任何材料,B组为单纯填充纳米晶胶原基骨,C组填充纳米晶胶原基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材料.对植入后4周、8周、12周的股骨头行影像学中X线摄片、高分辨三维CT观察和同步辐射相对衬度硬X线成像观察,以及病理学的HE染色、改良Golder三染检查和电镜观察,通过形态组织学和影像学观察纳米晶胶原基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组织的修复作用以及降解替代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