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护理干预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功效和依从行为影响的研究
【6h】

护理干预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功效和依从行为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文献回顾和理论框架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结果

第五章讨论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附件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高血压足人群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旦患病将终身接受治疗。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研究表明要求患者依从治疗的时间越长,要求患者依从的内容越多,依从行为越差,对于慢性疾病的长期医嘱,患者尤其不能接受改变他们长期生活习惯的建议。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自我护理意向、生活方式、态度、责任、吸烟和坚持药物治疗等方面存在不依从行为。国外许多理论支持行为改变的研究,自我功效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行为影响的研究中。自我功效是一种个人信念,这种信念能够决定一个人能否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目标。通过直接经验、替代经验、劝说、解释等中介过程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强调患者自身在管理所患慢性疾病方面的潜能。因此,本研究护理干预一方面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自我功效以改善和促进患者的依从行为水平,另一方面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依从行为,达到提高患者依从行为的目的。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和自我功效的水平确定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小组授课、示范、讨论、小组成员相互支持、组织步行活动、提供咨询、文字材料等干预措施。观察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依从行为和自我功效水平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确定干预方案。帮助社区护士了解患者的依从行为和自我功效水平,在此基础上向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大连市沙河口区星海湾街道所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中青年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80例研究对象完成研究全过程。干预前后,采用问卷法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依从行为水平和自我功效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对象的依从行为使用修改后的T.S.Lahdenpera依从行为量表进行测量,信度为0.877,效度为0.76。研究对象的自我功效使用修改后的Gbenga Ogedegber自我功效量表进行测量,信度为0.841,效度为0.82。所有资料资料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分析。 干预方案:根据自我功效理论,直接经验来自亲身体验,替代经验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学习者通常通过与被观察者的比较来评价自身效能的。研究中采用30分钟小组授课、30分钟示范、讨论、小组成员相互支持、30分钟社区步行等方法对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干预。在干预过程中将研究对象所要掌握的技能分成研究对象容易接受的小目标,每周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确保每一个小目标都被真正完成。干预的实施从研究对象最有把握做到的事情开始,循序渐进。在对研究对象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让其主持健康教育的讲座,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和体会。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让研究对象自己而不是教育者找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教育者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到提出问题、正确引导、控制方面和总结发言的作用。 研究结果:1)干预前研究对象的依从行为总分为38±7.305,属中低水平;干预后研究对象的依从行为总分为17.75±3.392,属高水平。干预前、后依从行为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4.577,P=<0.01)。2)干预前研究对象的自我功效总分为55.38±10.274,属低水平。干预后自我功效总分为33.06±4.697,属中等水平,干预前后自我功效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335,P<0.01)。 结论:1)干预前研究对象依从行为水平较差,干预前研究对象自我功效水平差。2)干预对改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行为和自我功效水平是有效的。3)干预可以提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功效水平。4)干预可以提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行为。建议社区护理应加强对依从行为和自我功效的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和稳定血压、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