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材两面针种质资源的研究
【6h】

中药材两面针种质资源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研究综述

第二章资源调查

2.1调查方法

2.2调查结果

第三章形态和地理研究分析

3.1叶表皮形态研究

3.1.1材料和方法

3.1.2结果和讨论

3.2形态性状分析

3.2.1习性

3.2.2茎

3.2.3叶

3.2.4花

3.2.5果

3.3染色体核型分析

3.3.1材料和方法

3.3.2结果和讨论

3.4地理分布

3.5生态群落

第四章化学成分分析

4.1两面针碱含量测定

4.1.1仪器、材料和试剂

4.1.2方法

4.1.3结果和讨论

4.2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分析

4.2.1仪器、材料和试剂

4.2.2方法

4.2.3结果和讨论

第五章两面针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已上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对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进行标本研究和野生资源调查,分析了两面针2个变种和原变种3个类型的主要形态性状的变异情况,对所有变种和类型的叶片表皮和叶脉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微形态研究,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分析了生态和地理分布,并对13个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布地的两面针和毛两面针药材的氯化两面针碱和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进行了分析对比,同时分析了8个主要伪品和代用品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了50份两面针种质资源,编写了广西两面针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1、野生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民间使用的药材两面针基源植物有18种(含变种)。正品两面针Z.nitidum(Roxb.)DC.的2个变种,原变种Z.nitidum(Roxb.)DC.var.nitidum(又分为3个类型)和毛两面针变种Z.nitidum(Roxb.)DC.var.tomentosum Huang是主要使用药材,且毛两面针使用量大于两面针。经初步估算,两面针野生蕴藏量(干重)约为2600吨,资源短缺十分明显。 2、形态性状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面针植物形态与生长的地形地貌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面针原变种各类型和毛两面针的植物形态变异不大,主要区别在叶片质地和植株的被毛情况,叶片质地在类型内较为稳定,是首要分类性状。而刺、叶缘、果实大小和油点特征没有可靠的稳定性,在分类中应该慎重对待。花形态特征的分类价值还有待证实。 3、叶片微形态研究观察结果显示:毛两面针的叶表面特征与原变种区别明显,类型三有别于前两种类型,叶脉特征中毛两面针和类型一也与类型二和三有所不同,叶表面和叶脉的微形态具有较好的分类意义和鉴别意义。 4、染色体核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面针原变种的三个类型和毛两面针的染色体均为2n=2x=68。原变种类型二核型组成为K(2n)=2x=2st+13sm+19m。 5、生态和地理分布两面针各变种和类型在广西全区各地均有分布。原变种类型一主要分布于桂东、桂东南地区,其中以平南、梧州、玉林最为集中;类型二主要分布于桂西、桂西北地区,其中以凌云、东兰最为集中;类型三主要分布于桂西南地区,尤以龙州、凭祥最为丰富;毛两面针广泛分布于全区各地。除了凭祥、防城、梧州等少数地方有块状分布外,多以零星分布为主。 各变种和类型常生于海拔900米以下的山地路旁、沟谷、林沿的潮湿温暖地带,土壤主要为赤红壤、黄壤、石灰土。群落特征与生长的地形地貌有一定的相关性,原变种类型一通常生于丘陵地区,原变种类型二、类型三和毛两面针通常生于石山地区,生长的群落结构乔木层构成通常比较单一,灌木层、草本层相对复杂。 6、化学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区内13个不同产地的两面针(包括毛两面针)药材样品中氯化两面针碱和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差异比较大,氯化两面针碱含量0.0035%~0.36%,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0.0011%~0.0197%。氯化两面针碱和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是否与两面针变异类型以及地理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8个伪品和代用品除飞龙掌血的含量与正品相近外,其余7个伪品(代用品)则含量很低或者无法检出,不应使用。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确认《中国植物志》记载的2变种以及3类型的划分具有意义。本文对广西中药材两面针的种质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整理,也为两面针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