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合bFGF的PCL/PLGA肝素化支架在心肌血运重建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6h】

复合bFGF的PCL/PLGA肝素化支架在心肌血运重建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语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复合bFGF的肝素化PCL/PLGA支架的制作

第二部分心肌机械打孔及支架植入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部分肝素化抗凝PCL/PLGA支架管腔开放性研究

第四部分复合bFGF的肝素化支架在心肌血运重建中应用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激光、机械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机制的探讨及比较

综述二 促血管生长蛋白因子在心肌血运重建中给药路径的比较

综述三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冠脉侧枝生成的关系

文章发表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是,约12%的患者因弥漫性冠脉血管病变、搭桥远端靶血管直径偏小以及二次手术缺乏桥血管等原因不适合上述治疗;而基于心肌窦状隙理论衍生的激光打孔方式,经动物实验及临床尸检证实,2周后孔道血栓化完全闭塞。本文在缺血部位室壁产生直径3.0mm的透壁孔道,同时植入具有良好力学弹性并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肝素缓释抗凝支架,以尝试支撑孔道开放,抑制凝血途径激活,诱导血管再生,改善周围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脏功能。 方法:(1)通过静电纺丝法、溶剂挥发铸膜法、熔融挤塑法,优化工艺,制作复合bFGF的肝素化PCL/PLGA双层支架。 (2)进行机械打孔、支架植入的可行性及损伤性评价。 (3)在小型猪心梗模型基础上,设立对照组、单纯孔道组、孔道-空白支架组和孔道-肝素化支架组,在肝素缓释抗凝的前提下,进行孔道的长期开放性研究。 (4)在机械打孔联合肝素化支架孔道开放的前提下,设立空白支架组、肝素化支架组和复合bFGF的肝素化支架组,通过在肝素化支架内同步复合bFGF,研究二者能否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促进缺血区域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改善。 结果:(1)力学测试PCL/PLGA支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扫描电镜观察无明显变形,支架肝素含量25mg,bFGF含量15μg。 (2)机械打孔及支架植入操作简便,无恶性心律失常、出血、栓塞等情况发生;在CVP、MAP、HR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对左室短轴缩短率的分析,打孔及支架植入前后心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 (3)单纯孔道及空白支架植入6周后均发生闭塞,而肝素化支架孔道保持开放,扫描电镜观察管腔内皮化,并且周围新生血管密度显著增加,心肌灌注核素扫描质量缺损百分率、左室短轴缩短率均较其它组显著改善(P<0.05)。 (4)复合bFGF的肝素化支架组细胞因子VEGF、vWF、TGF-β3、IL-1β表达增强,并且新生血管密度、灌注质量缺损百分率与空白及肝素化支架组存在显著差别(P<0.05);复合bFGF的肝素化支架组及肝素化支架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均较空白支架组显著改善(P<0.001),但前两组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提示心功能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P=0.058)。 结论:(1)复合bFGF的肝素化PCL/PLGA支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能够耐受心肌的反复挤压。 (2)肝素化处理后的支架通过缓释抗凝保持孔道长期开放,并且诱导部分管壁内皮化,增加血流灌注,改善心脏功能。 (3)复合的肝素和bFGF能够协同发挥生物学作用,促进周围血管新生,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显示心功能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