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现状调查
【6h】

中国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现状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论文综述

论文正文

正文引言

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3、统计方法

结果

1、基本特征

3、药物服用情况

4、影响药物服用的因素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注释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国内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治疗现状,调查有明确循证医学证据的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与用药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借助一项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中国实施之际,于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在14个城市的51家医院进行调查,对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利用电子问卷采集临床资料,对有明确循证医学依据的二级预防用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本调查共纳入13078例冠心病患者,均具有服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ACEI/ARB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的适应证,然而各类药物的服用比例分别为:57.4%,87.6%,45.8%和60.1%,而四种药物联用的比例仅为23.6%,还有7.2%的患者四种药物均未服用。比较各类药物服用率的影响因素,随罹患冠心病病史时间的延长,服药率呈下降趋势;心肌梗死后患者、合并高血压病以及既往曾行PCI或CABG的患者服药比例较高;是否合并糖尿病对于服药率无显著影响;而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他汀及β受体阻滞剂的服用率低于无此病史的患者。
  结论:本项研究结果显示,常用的四大类指南推荐的二级预防药物中,除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较理想外,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使用状况均存在明显不足,与指南推荐存在差距。如何将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让尽可能多的患者从中受益,是临床工作者及卫生决策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