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UPLC-MS技术的鼻咽癌血浆脂质组学初步研究
【6h】

基于UPLC-MS技术的鼻咽癌血浆脂质组学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一览表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及试剂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实验仪器

2.4 UPLC-MS谱的测定条件

2.5 数据处理

2.6 结构推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数据质量评估

3.2 数据预处理及非靶向脂质代谢轮廓分析

3.3 筛选差异代谢物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脂质组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鼻咽癌是来源于鼻咽腔或鼻咽隐窝表面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及早期转移的特点。鼻咽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直接相关,但由于鼻咽癌临床表现不特异以及缺乏简单有效的检测手段,使得大多数鼻咽癌患者就诊时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研究发现Epstein-Barr病毒可以影响宿主细胞的脂质代谢。Epstein-Barr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鼻咽癌患者作为Epstein-Barr病毒的宿主之一,其脂质代谢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脂质代谢组学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鼻咽癌的发生机制。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鼻咽癌的脂质组学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初诊未治鼻咽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浆脂质代谢情况,试图寻找可能的诊断标志物以及发现可能存在的代谢途径变化。
  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0例初诊未治鼻咽癌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检测血浆样本中的脂质类代谢物。
  结果:通过UPLC-MS检测及XCMS处理分析,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分别发现6914和4004个变量。进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包含鼻咽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脂质代谢信息的二维数据阵进行无监督数据分析,样本聚类良好。接着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有监督的数据分析,并采用500次置换验证防止模型过度拟合,同时确定主成分数。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构建的统计学模型,并结合模型获得的VIP值、jack-knifed置信区间载荷图以及代谢轮廓图筛选差异变量。最后剔除差异变量中的噪音、假峰同位素及碎片离子,最终获得13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9个代谢物能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分子式。本研究对比分析初诊未治的鼻咽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脂质组学结果,发现属于脂肪酸类、甘油酯类、甘油磷脂类和鞘糖脂类的代谢物分子在鼻咽癌患者中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属于鞘磷脂类的神经酰胺在鼻咽癌组中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可作为鼻咽癌潜在诊断标志物的脂类小分子代谢物并阐述了差异代谢物的生物学意义。通过对鼻咽癌患者中可能发生变化的脂质代谢途径进行讨论,对鼻咽癌的发生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

著录项

  • 作者

    万欢;

  •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
  • 学科 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曾益新;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咽肿瘤;
  • 关键词

    鼻咽癌; 脂质组学; UPLC-MS技术; 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