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尔基体蛋白ACBD3参与肠道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
【6h】

高尔基体蛋白ACBD3参与肠道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和部分专有名词

引言

前言

实验研究工作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参与肠道病毒复制的宿主因子的筛选

2.EV71病毒的非结构蛋白3A能与ACBD3相互作用

2.1 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与ACBD3相互作用的病毒蛋白

2.2 GST Pull Down实验证实与ACBD3相互作用的病毒蛋白

2.4 EV71病毒的非结构蛋白与ACBD3相互作用

3.ACBD3与其他肠道病毒3A蛋白的相互作用

4.ACBD3在肠道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

4.1 敲低细胞内ACBD3的表达能抑制EV71病毒的复制

4.2 敲除细胞内ACBD3的表达抑制EV71病毒的复制

4.3 回复ACBD3的表达促进EV71病毒的复制

4.4 ACBD3在病毒入侵细胞阶段不起作用

4.5 ACBD3对其他肠道病毒复制的影响

5.EV71-3A与ACBD3相互作用位点的确定

5.1 ACBD3蛋白的C端在与EV71-3A结合过程中起作用

5.2 病毒蛋白3A的C端在与ACBD3结果过程中起作用

5.3 病毒蛋白3A第44位的异亮氨酸及第54位的组氨酸为EV71病毒复制所需的关键氨基酸

6.宿主因子GBF1及ARF1在EV71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

6.1 免疫荧光实验验证GBF1或ARF1与EV71-3A的相互作用

6.3 分子筛层析检测GBF1及ARF1

6.4 Confocal实验验证GBF1/ARF1与EV71-3A的定位情况

7.PI4KB在EV71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

7.3 敲除细胞内PI4KB的表达对EV71病毒复制的影响

8.宿主因子ACBD3参与肠道病毒复制的机制

8.2 EV71病毒感染促进ACBD3与PI4KB的结合

8.3 Confocal实验验证感染前后ACBD3与PI4KB间的定位情况

8.4 EV71病毒的3A蛋白的第44位异亮氨酸及第54位的组氨酸在促进ACBD3与PI4KB间的结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9.1 流式检测分析EV71病毒感染前后胞内PI4P的变化

9.3 ACBD3在PI4P的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0.EV71病毒感染能形成病毒复制中心,宿主因子ACBD3在病毒复制中心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0.1 Confocal实验验证EV71病毒感染细胞能形成“病毒复制中心”

10.2 分子筛层析实验证实EV71病毒感染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10.3 宿主因子ACBD3在EV71病毒复制中心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1.宿主因子PI4KB在其他肠道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性疾病,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神经性肺水肿等。近年来大规模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严重危害婴幼儿、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的身体健康,给公共卫生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EV71属于小RNA科病毒,报道表明小RNA病毒科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内膜系统进行自身基因组的复制。病毒感染导致细胞内膜系统发生改变,富集病毒复制所需因子,形成不同于细胞内膜的膜结构,包含不同的蛋白组分和脂质组分,即病毒复制中心。病毒利用复制中心的宿主因子和病毒自身蛋白完成复制。最初报道表明高尔基体蛋白GBF1和ARF1在病毒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ACBD3介导嵴病毒3A蛋白募集病毒复制重要蛋白PI4KB至病毒复制中心。多种肠道病毒的3A蛋白也可以与ACBD3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在不同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和机制不同,如柯萨奇病毒和鼻病毒的3A可以与ACBD3结合,但ACBD3并不参与二者的复制。目前,有关ACBD3在肠道病毒复制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发现EV71的3A蛋白能与ACBD3相互作用。因此,本课题围绕ACBD3在EV71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阐明EV71的复制机制,发现潜在的抗病毒药物靶标,为病毒致病机理和抗病毒药物的设计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外源性共转染3A和ACBD3蛋白,验证了ACBD3和3A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发现病毒感染后,EV713A也可以与内源性ACBD3共定位,并影响ACBD3在细胞内的分布。利用RNAi敲低ACBD3的表达,或是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ACBD3的表达后EV71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蛋白的翻译及空斑形成能力均受到了抑制。而当回复ACBD3的表达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蛋白的翻译及空斑形成能力又可以得到拯救。通过突变和免疫共沉淀定位了ACBD3与3A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发现ACBD3的C端在其与3A结合中起着关键作用,而3A的41-86AA在其与ACBD3结合中十分重要。同时通过点突变发现EV713A的第44位异亮氨酸和第54位的组氨酸是二者相互作用中的关键位点。以上结果说明,ACBD3通过与EV71的3A蛋白结合参与病毒复制。
  此外,参与EV71复制的另外一个重要分子是PI4KB,但在EV71复制中如何募集至复制中心还不是十分清楚。首先验证了PI4KB是否参与EV71复制,发现PI4KB的抑制剂能抑制EV71病毒的复制,同时,利用RNAi技术敲低PI4KB的表达或是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PI4KB的表达后EV71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蛋白的翻译及空斑形成能力均受到了抑制。进一步研究PI4KB募集至复制中心的机制,发现EV713A能够增强PI4KB与ACBD3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感染后三者均定位于病毒的复制中心,同时,EV71病毒感染细胞后能导致复制中心附近PI4P的量的增加,而这些过程均需要ACBD3的参与。分子筛层析实验发现,在EV71病毒感染细胞后,会形成一个含有ACBD3,PI4KB,EV71-3A及EV71-3D的大分子复合物。EV71-3A第44位及第54位氨基酸的突变同样会抑制ACBD3与PI4KB的结合。最后,发现ACBD3同样参与到EV68病毒的复制过程中,而对HRV16病毒的复制不起作用。上述实验结果说明,PI4KB参与EV71病毒的复制,并通过形成3A-ACBD3-PI4KB分子复合物的形式促进EV71及EV68病毒的复制,而HRV16的复制机制还需后续深入研究。该研究结果阐述ACBD3在肠道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ACBD3通过与EV71病毒蛋白3A相互作用定位于病毒的复制中心,形成EV71-3A-ACBD3-PI4KB分子复合物的形式促进EV71复制,同时ACBD3参与了EV68病毒的复制,但并不参与HRV16病毒的复制。本研究发现了ACBD3参与EV71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复制的机制,为阐明肠道病毒的致病和复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靶点。

著录项

  • 作者

    肖霞;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病原生物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健伟;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肠道病毒与肝炎病毒;
  • 关键词

    肠道病毒; 病毒复制; 高尔基体蛋白; 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