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创新研究:以央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解说为例
【6h】

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创新研究:以央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解说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2.1.1 关于语言的相关研究

2.1.2 关于体育解说的研究

2.1.3关于大型赛会开幕式的研究

2.1.4关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研究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2.3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话语分析法

4.分析与讨论

4.1 主要概念界定

4.2 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的总体特征

4.2.1 奥运会开幕式解说的附着性

4.2.2 奥运会开幕式解说的赞美性

4.2.3 奥运会开幕式解说的体育性

4.3 央视往届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分析

4.4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的创新分析

4.4.1 奥运频道张斌沙桐版

4.4.2 新闻频道白岩松版

4.5 央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创新成因分析

4.5.1 社会环境

4.5.2 媒介环境

4.5.3 直播环境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1.1

5.1.2

5.1.3

5.1.4

5.2 建议

5.2.1 解说主题应突出

5.2.2 解说筹备要到位

5.2.3 解说方式可多元

5.2.4 解说内容须贴近

5.2.5 解说氛围放轻松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奥运会开幕式是奥林匹克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既是体育事件,也是社会事件。对于国家级媒体中央电视台来说,开幕式解说一直是其奥运会报道当中的重要环节。
  央视自1984年以来开始进行奥运会开幕式实况转播,从1984年到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均采用传统的诗歌散文体播报式解说,气宇轩昂,非口语化。这种解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相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很容易被受众辨识出是解说员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进行新闻播报式的诵读,每一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话语都有不少雷同之处,缺乏个性,由于与日常生活的语言方式相去甚远,缺乏受众的呼应和互动,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2012年伦敦奥运会,央视在开幕式解说上做出了重大的改变,首次在奥运会开幕式当中采用了两个不同版本的解说:奥运频道由张斌、沙桐两位男性体育评论员合作完成解说,并且首次尝试以谈话的方式进行解说。新闻频道由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以新闻视角解读开幕式,这是央视在奥运会开幕式解说过程当中解说风格发生改变的重要尝试。
  本论文根据中央电视台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解说,归纳出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的总体特征,即附着性、赞美性和体育性。对伦敦奥运会之前的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进行简要分析,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央视奥运频道和新闻频道的解说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央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解说的创新之处进行深入剖析,从微观层面挑选典型的例子剖析两个版本各自的解说风格,包括话语方式和话语内容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语境视角分析创新发生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媒介环境和直播环境三个方面,填补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解说语言研究的薄弱部分。以期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在开幕式解说的直播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满足受众需求的途径,为未来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解说提供启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