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课态度分析
【6h】

湖南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课态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概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释义

2.1.1 态度

2.1.2 体育课锻炼态度

2.1.3 分量表概念释义

2.2 体育锻炼态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2.2.1 体育锻炼态度与认知的关系

2.2.2 体育锻炼态度与情感、行为的关系

2.3 锻炼态度研究综述

2.3.1 国内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

2.3.2 国外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

2.3.3 体育锻炼态度评价研究

2.3.4 影响锻炼态度的主要因素研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

4.1.1 高校学生的体育课锻炼态度

4.1.2 男生体育课锻炼态度特征

4.1.3 女生体育课锻炼态度特征

4.2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比较

4.2.1 非重点高校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比较

4.2.2 重点高校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差异比较

4.2.3 高校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比较

4.3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比较

4.3.1 男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比较

4.3.2 女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比较

4.3.3 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比较

4.4 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的因素研究

4.4.1 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的主观因素

4.4.2 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的客观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湖南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课锻炼态度

5.1.2 不同类型高校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课的态度差异

5.1.3 不同类型高校相同性别学生体育课的态度差异

5.1.4 影响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的主观因素

5.1.5 影响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的客观因素

5.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学校体育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依据体育教育新课标的基础理念,体育和健康课程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体育课程朝着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方向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不但需要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锻炼的兴趣、习惯、爱好等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完成学业后,仍然能够根据自己已掌握体育知识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使自己终身受益。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是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这一过程的重要前提,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终身体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了解大学生体育课锻炼的态度,指引学生树立积极的锻炼观,这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在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体育课锻炼态度量表,对湖南省六所高校660名高校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进行调查,其中男女各330人,得出以下结论:
  1.湖南省高校男生体育课锻炼态度在目标态度、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这三个分量表上两极分化突出;女生在行为意向和行为认知这两个分量上得分较高,且较稳定。总的来说湖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总体状况不够积极;除目标态度和行为认知两个分量表外,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都一般,在行为习惯这个分量表上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
  2.非重点高校大学生除行为态度这个分量表外,总分和各分量表上显示性别差异显著;重点高校大学生除行为态度、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外,总分和各分量表上显示性别差异显著.总的来说,大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男生的锻炼态度高于女生;
  3.非重点高校男大学生的体育课锻炼态度高于重点高校男大学生,重点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课锻炼态度高于非重点高校女大学生。不同类型高校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差异显著。重点高校的学生在锻炼目标、行为习惯上优于非重点高校,但是,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总分上逊于非重点高校。
  4.影响学生体育课锻炼态度主观因素包括学生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以及主观标准。客观因素包括师资、体育场地设施以及体育课教学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