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U-19男子足球队与亚青赛、世青赛球队前场进攻的比较研究
【6h】

中国U-19男子足球队与亚青赛、世青赛球队前场进攻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xslx

zlwtitle

lwtitles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U-19男子足球队及日本U-19国家队、英格兰U-20国家队共计30场进行观察与分析,对中国U19男子足球队与同年龄段亚洲球队以及世界优秀球队在前场进攻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U19队伍在前场进攻中与优秀球队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通过对比赛分析得出: 1.在前场进攻射门技术方面,中日英射门方式的选择都以直接射门为主,其中日本队的进球率更高;中国队多采用右脚射门,而日本队左右脚射门数量比较均衡,其惯用脚左脚的射门成功率高于中国队及英格兰队的惯用脚右脚;日英两队更擅长在强对抗冲快速状态下射门,而中国队更多在强对抗中慢速状态下射门;中日英三队在得球前多采用包抄抢点及头顶球的个人行动方法射门,相比之下,中国队的射门成功率最低。 2.在前场进攻传球技术方面,中国队在原地弱对抗状态下传球失误数较高;中国队相比英日两队短传球及中距离传球失误数较多;在传球失误原因方面,中国队以传球路线选择不当以及传球弧度选择不当数量居多,其中在1区、4区和5区数量明显;在接球技术方面,中国队在冲快速强对抗状态下接球失误次数较多,其中以接长传球次数多明显;在接球失误原因方面,中国队以方向方法不当数量居多,其中在5区由于一接过大造成失误明显。 3.在前场进攻攻击对手最后一道防线方面,中国队相比英日两队,攻击次数少,射门成功率低;中国队边路攻击对手后防线数、形成威胁球数量多于中路;在攻击方式方面,三队在边路区域以未突破的边线传中数量居多,在中路区域以传切配合次数居多,但中国队在威胁进攻数、射门数以及进球数方面,均低于对手。 4.在前场进攻攻入罚球区方面,三支球队边路攻入罚球区以边路传中方式为主,中路以直塞球攻入为主;相比其他两队,中国队中路攻入罚球区获得威胁球数量少,射门质量较差。 5.在前场任意球进攻方面,中国队相比其他球队,直接射门中大力射门与弧线射门数量相同,但大力射门射正次数更多,以13、15区任意球攻罚区域为主;中国队配合射门以传中抢点为主,但形成射正数较低,射门失误原因多由于自身失误造成,形成威胁进攻机会少。 6.在前场角球进攻方面,中国队以内弧线球线路、直传抢点形式为主,罚球落点位置不佳,射门形式单一,球员接应方式以原地起跳射门为主;2区、5区及6区为罚球区正中区域,在此区域射门效果最佳,但中国队在此区域场均射门数、射正数相比其他两队,射门质量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