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传统窗饰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新演绎
【6h】

我国传统窗饰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新演绎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依据

1.2 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预期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2 传统窗概述

2.1 窗的历史沿革

2.1.1 窗的起源

2.1.2 棂格窗的出现

2.1.3 开启窗的出现

2.1.4 窗饰的繁荣发展

2.2 传统窗饰与传统建筑

2.2.1 皇家建筑中窗饰的特点

2.2.2 园林建筑中窗饰的特点

2.2.3 传统民居建筑中窗饰的特点

2.3 传统窗的功能意义

2.3.1 传统窗的实用功能意义

2.3.2 传统窗的审美功能意义

2.3.3 传统窗的文化功能意义

3 传统窗的类型及其装饰艺术

3.1 传统窗的类型

3.1.1 死扇窗

3.1.2 活扇窗

3.1.3 窗洞

3.2 传统窗的装饰艺术

3.2.1 传统窗饰及其文化

3.2.2 传统窗的材料及工艺

3.2.3 传统窗的色彩

4 传统窗饰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4.1 北京四合院的什锦窗

4.1.1 北京四合院什锦窗的种类

4.1.2 北京四合院什锦窗的造型种类及其寓意

4.1.3 北京四合院什锦窗的色彩

4.1.4 北京四合院什锦窗的装饰意义

4.1.5 分析与小结

4.2 苏州园林中的传统窗饰

4.2.1 苏州园林的落地长窗

4.2.2 苏州园林的漏窗

4.2.3 分析与小结

5 传统窗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1 传统窗饰在当代室内中的现实价值

5.1.1 市场需求价值

5.1.2 视觉审美价值

5.1.3 情感回归价值

5.2 传统窗饰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勃兴的背景

5.2.1 室内设计潮流的多元化

5.2.2 现代科技与材料

5.3 传统窗饰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扩展应用

5.3.1 门窗

5.3.2 空间界面

5.3.3 隔断

5.3.4 家具

5.3.5 其它陈设件

5.4 传统窗饰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设计手法分析

5.4.1 直接借用

5.4.2 采用寓意符号的手法

5.4.3 色彩现代化的手法

5.4.4 材料现代化的手法

5.4.5 丰富原有功能的手法

5.5 传统窗饰在当代室内设计应用中的不足

5.5.1 个性不鲜明

5.5.2 过于注重空间界面装饰

5.5.3 对传统窗文化挖掘不深入

6 传统窗饰艺术在当代建筑室内的传承与创新

6.1 创新的前提

6.1.1 立足现代,重新认识传统

6.2 创新的理念

6.2.1 选择性继承,创造性发展——对传统窗饰的现代化发展

6.2.2 注重情感的营造——创造“归属感”的空间

6.2.3 空间塑造统一、和谐——营造“主题”空间

6.3 创新的方法

6.3.1 融入传统室内空间文化理论及哲学思想

6.3.2 对传统色彩的现代化延续

6.3.3 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对比搭配

6.3.4 中西合璧

6.3.5 创造节奏韵律感

7 结论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就像一部史书,形象的记录了我国灿烂的古文化,它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传统窗,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构件之一,集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于一身,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当代背景下,我们不能割断传统窗饰与当代室内空间的关系,因为当代室内环境是传统窗饰存在和表现的主要舞台。在“本土文化”回归的趋势下,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新室内空间是当代室内设计师首当其冲的任务。而作为中式风格最具代表性的设计语言的传统窗,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因而,研究传统窗艺术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当今审美文化、设计潮流呈多元化的特点,探索如何以新的手段来传承传统窗文化。文章首先对传统窗的起源发展、装饰特征谈起,总结出传统窗与不同性质传统建筑的关系;分别对传统窗的艺术形式、技术工艺及文化内涵进行分类阐述,从传统窗装饰的题材、造型等概括出传统窗饰丰富的表现形式,分析其造型规律。结合以上理论知识及现实社会背景,分析传统窗饰现代应用的现实意义;对传统窗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扩展应用和设计特点进行总结,结合案例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总结出在对传统窗的借鉴上,并不是单纯采用某一符号、某种形式,而是要将多方面有机结合,把握适度。本文的创新点就是试图找出传统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对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等多方面因素的对比权衡,总结出创新的原则、理念及方法,探索出当代室内设计民族性和文化性的途径,具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