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私人部门进入对供水企业绩效和服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6h】

私人部门进入对供水企业绩效和服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中国水务部门的市场化改革

2.1 水务部门的技术特征

2.2 水务部门市场化改革进程

2.3 市场化改革期间的绩效变化

3 私人部门对供水企业绩效和服务质量影响研究的评价方法

3.1 企业绩效分析模型

3.2 服务质量分析模型

3.2.1 单位根检验

3.2.2 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4 私人部门对供水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4.1 变量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4.2 模型设定和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私人部门对供水服务质量影响的研究

5.1 变量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5.2 模型设定和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私人部门进入带来影响的综合分析

6.2 水务部门改革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城市水务作为城市地区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人口将快速增长,给城市水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600多个城市当中,大约有44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1000多个县级城市中,供水完善率不到50%。为转变这一困境,在世界银行的建议下,中国开始引入外资弥补水务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不足。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水务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使水务市场逐渐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吸引私人部门进入。市场化改革解决了我国城市水务部门一直以来所面临的资金短缺、生产效率和管理能力低下的问题,为城市水务部门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由于各地对市场化目标认识不清,缺乏实行市场化的相关经验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在城市水务市场化过程中产生了对公众利益的轻视引起全国大范围水价上涨、政府政绩观下的自身定位的混乱以及对外资的过分依赖等问题。评估私人部门进入对我国城市水务的影响,有利于准确评价私有资本对中国水务部门的作用,也有助于重新审视城市水务领域的投资、进入和产业政策,对未来城市水务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在梳理了我国水务部门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用自由成本分布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别研究了私人部门进入对供水企业绩效和供水服务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国内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两种私有资本形式之间是否存在影响上的差异,以及在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是否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私有资本在提高供水企业绩效和供水服务质量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国外资本相较国内民营资本显著改善了供水服务质量,两种私有部门形式在提高企业成本效率上相差无几;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私有部门在成本效率上都存在优势,但东部地区优势十分微弱;在供水服务质量方面,私有资本进入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综合供水能力、供水管道长度和总供水效率,但是并未显著提高东部地区的综合供水能力。
  论文在此基础上认为应当重视私人部门进入对中国水务发展积极和建设性的推动作用,继续开放水务市场,提高国内民营资本水平,鼓励私人部门进入中西部地区,加大投资提高企业规模化水平,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建立公共利益导向,权责明确,政策稳定和非歧视性的公共管制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