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客流的协调关系研究
【6h】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客流的协调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1.2.1 空间句法理论研究及应用

1.2.2 可达性理论研究及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空间句法理论及建模研究

2.1 空间句法发展历程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分析方法

2.2.1 空间分割方法

2.2.2 线段模型

2.2.3 空间句法形态变量

2.2.4 分析软件

2.3 城市轨道交通“分离式”模型与“一体化”模型

2.3.1 “分离式”模型

2.3.2 “一体化”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研究

3.1 可达性定义

3.2 可达性度量方法

3.2.1 基于位置的度量方法

3.2.2 基于基础设施的度量方法

3.2.3 基于个人的度量方法

3.2.4 基于空间句法的度量方法

3.3 可达性度量方法比选研究

3.4 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分析

3.4.1 构建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分离式”模型

3.4.2 空间句法轴线模型计算分析

3.4.3 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特征研究

4.1 北京城市发展背景

4.2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4.3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4.4 客流分布特征分析

4.4.1 时间分布特征

4.4.2 空间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客流关系研究

5.1 影响机理

5.2 模型选择及建立

5.2.1 模型选择

5.2.2 建立“一体化”模型

5.3 客流量与各形态分析变量的回归分析

5.3.1 高峰小时客流与各形态分析变量回归分析

5.3.2 平峰小时客流与各形态分析变量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实例应用分析

6.1 城市轨道交通加密区域等级划分

6.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密实例

6.2.1 CBD地区规划背景

6.2.2 CBD地区轨道交通现状

6.3 空间句法模型建立及分析

6.3.1 建立轴线模型

6.3.2 模型运算及结果输出

6.3 CBD地区轨道交通网络加密

6.3.1 规划设计原则

6.3.2 网络加密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整体布局,对城市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国内几个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已经步入网络化运营阶段,然而频繁出现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等客流吞吐量较大区域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站点覆盖率不足等问题。因此,急需要对城市尺度范围内进行轨道交通网络需求分级,并对此类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密是对目标区域现有轨道交通网络完善的过程,尤其在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范围内的线网加密是解决现有轨道交通网络与日益增长的客流之间矛盾关系的关键。本文应用空间句法理论以及空间分割方法,考虑到任何交通网络从空间关系角度都是连接一个空间到其他空间的通道,对一个空间范围内轨道交通的网络加密实际上就是提高该空间到其他空间的便捷程度,也就是提高该空间的可达性。因此,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客流的协调关系,并找出二者相互联系的规律,对划分轨道交通网络需求等级、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变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指标,建立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一体化”模型,应用SPSS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客流的关系方程。依据关系方程提出轨道交通网络加密需求等级系数,定量划分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密需求等级,并选取轨道交通网络加密需求等级最高的CBD地区进行局部地区的线网加密,结果证明此系数可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设计的重要指标。
  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客流的协调关系,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设计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著录项

  • 作者

    李超;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道路与铁道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万传风;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U231.92;
  •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空间句法; 可达性; 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