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释意理论视角下《跨文化英语语言教学法》(第八章)的翻译
【6h】

释意理论视角下《跨文化英语语言教学法》(第八章)的翻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Material

1.1 About the Author of the Book

1.2 Main Idea and Language Features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1 Core Concept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2.1.1 Triangular Model:Three Pha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2 Sense Equivalence

2.2 Applicability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to the E-C Translation of the Material

3.1 Translation of Vocabulary

3.1.1 Rendering of Common Words

3.1.2 Rendering of Terminologies and Loan-words

3.1.3 Rendering of Ordinary Phrases

3.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3.2.1 Rendering of Inanimate-subject Sentences

3.2.2 Rendering of Passive Sentences

3.2.3 Rendering of Complicated Sentences

3.3 Translation of Texts

3.3.1 Rendering of Texts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繁密,对人才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形中也为外语教师教学带来更多挑战。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教学法理论和实践对于应对这一挑战大有裨益,并能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释意理论由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于法国巴黎高等学院。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而是一种整体的交际活动,译者应追求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包括靠近原文的语言特点和风格。释意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有三个阶段: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该理论的以上观点对于翻译所选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选取An Intercultural Approach to English Langusge Teaching中的第八章为翻译材料。该书主要讨论了跨文化这种外语教学方法,多用简单词汇和短语来表达特定概念,句子结构严谨,篇章论述注重客观性且逻辑性强。在完成翻译的基础上,以法国巴黎释意学派的释意理论为指导,本文重点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在词汇、句子和篇章方面遇到的问题,包括具有特殊概念的普通词汇及短语、术语、无灵主语句、被动句、复杂长句和篇章的翻译。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应当随时调动已有百科知识和背景知识,结合上下文语境,不拘泥于字面意思和原语的表达形式,同时还应照顾到原文本的文体特点和行文风格,根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表达。运用释意理论来指导教学法学术专著的翻译,本文尚属首次,以期为其他译者提供些许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吴静;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翻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若东;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翻译;
  • 关键词

    英汉翻译; 跨文化交际; 释意理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