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教融合”视域下CBA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h】

“体教融合”视域下CBA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CBA职业联赛代表了我国男子竞技篮球的最高水平,也是我国男子篮球队的人才输送基地,因此其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对我国男子篮球的竞技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几十年来传统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国家培育了众多非常出色的篮球运动员,但近年来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遭遇了瓶颈,传统的CBA联赛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冲击,篮球后备人才匮乏,而体教融合的思路则将人们的目光带到了校园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颁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推动体教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以校园为平台大规模地培养篮球群体提供了依据。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对CBA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参考国外篮球强国的成功经验,归纳出影响我国体教融合培养CBA后备人才的因素,从而找到突破路径,提高CUBA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期加快体教融合的步伐,进一步丰富CBA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对其他篮球强国的分析发现,我国传统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导致我国的篮球群体数量不足,而其他职业篮球发展较好的国家都在培养青少年的运动兴趣上采取措施,以期培养足量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力量。因此要有足够的基础篮球群体才能有效提高职业篮球的后备力量。  (2)CBA选秀制度开始实行时仅仅只是走个过场,从基本上是流于形式,为了选秀而选秀的情况下,经过几年间的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到现阶段已经能够为各俱乐部提供一些可以稳定发挥,甚至能成为球队中主力的年轻球员,表明CBA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体教融合多元化发展方式能够为CBA联赛的整体进步提供动力。  (3)CUBA有针对性地对赛制进行了修改,增加主客场制可以充分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及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了联赛的影响力、曝光度,并且吸纳了一些水平更高,经验更丰富的优秀教练及具有职业球员背景的专业人士加入高校,除此之外再如增加赛事运营成本和协调成本等一系列举措都在推行,帮助CUBA成为我国职业篮球的人才储备基地之一。  (4)从高校进入到CBA的球员在新秀赛季的表现与青训体系培养的球员并未出现巨大的差距,虽然普遍存在进入职业联赛时平均年龄较大,技术风格基本定型,可塑性较低的缺陷,但由于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球员对于比赛的理解能力以及球场大局观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仍然可以在这些方面对其劣势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表明CUBA具有成为我国职业篮球的后备人才输送基地的潜力。  (5)CBA选秀中选中的优秀球员所取得的成绩甚至要优于许多青训体系所培养的球员,曾经的北大双子星王少杰、祝铭震以及曾经厦门大学后卫袁堂文都曾在进入CBA的第一年就入选了国家男篮集训队,这是许多传统体系下所培养的球员都难以达到的高度,充分证明了体教融合这一举措在经历磨合后可以适用于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