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6h】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对危重症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且合并感染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包括:(1)同时或间隔24小时采集相同类型的标本送检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CMT)和mNGS;(2)考虑社区获得性感染的患者,其标本采集需在ICU入住后48h内完成;(3)考虑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患者,需在确定感染诊断后48h内采集标本。排除标准包括:(1)回顾性综合诊断为非感染性疾病;(2)病历资料不完整;(3)标本经过mNGS的质量控制不合格;(4)考虑标本泄露或污染。以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为参考,评价mNGS的诊断效能,并分不同标本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根据免疫状态将患者分为免疫功能正常组免疫功能低下组;根据感染发生的地点将患者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CAI)和医院获得性感染(HAI)组。比较组间病原谱差异,分析mNGS对危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的影响。  结果:  最终纳入234例患者。总体而言,mNGS检测细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95%CI,89.3%–99.2%)和50.3%(95%CI,42.2%–58.5%);对真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95%CI,64.8%-106.7%)和88.2%(95%CI,83.9%-92.5%)。mNGS共检测到152个病毒,但只有28个被认为是此次发病的责任病原体。免疫功能低下组的患者中耶氏肺孢子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更常见,并且免疫功能低下组中mNGS引导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有益调整的比例显著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组(48.5%vs.30.1%;P=0.008)。HAI患者较CAI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比例更高(82%vs56%;P0.001),但mNGS对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的影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采用外周血和BALF标本进行mNGS引导抗感染方案有益调整的比例最高(39.0%;40.0%),但外周血mNGS造成的治疗方案无帮助的比例也高达22.0%。  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mNGS在病原体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技术可以为危重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尤其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