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训练方法对普通大学生上肢力量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6h】

不同训练方法对普通大学生上肢力量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 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力量素质训练的研究现状

2.2交互抑制的相关研究

2.3有关上肢力量素质的研究

2.4肌肉力量测试的发展研究

2.5表面肌电在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2.6交替重复训练概念界定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训练方法对上肢力量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

4.2不同训练方法下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分析

4.3不同训练方法下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坐姿下拉和坐姿推举两个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探讨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方法对上肢力量的训练效果。一是观察受试者干预后坐姿下拉、坐姿推举最大力量的变化情况;二是了解坐姿下拉、坐姿推举最大力量变化对引体向上次数变化的影响;三是探讨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对上肢训练动作主要做功肌肉的训练效果,为上肢力量锻炼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采用实验法将32名研究对象分为重复训练组和交替重复训练组。重复训练组训练时先将坐姿下拉(或坐姿推举)动作的4组训练内容做完,在进行4组坐姿推举(或坐姿下拉)动作的训练;交替重复训练组训练时先完成1组坐姿下拉(或坐姿推举)的动作,然后做1组坐姿推举(或坐姿下拉)动作,依次交替进行直至各动作均完成4组。各组均为16人,进行为期8周,每周2次的上肢力量训练,对其握力、背力、引体向上、坐姿下拉和坐姿推举最大力量等上肢力量指标进行测试;再对坐姿下拉和坐姿推举两个动作的表面肌电iEMG和RMS指标进行测试。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1)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均能提高上肢最大力量、上肢力量耐力、还都能增大上肢肌肉面积,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对上肢力量耐力的提升优于重复训练组。重复训练实验后左臂握力、右臂握力、直臂上臂围、引体向上、坐姿下拉最大力量和坐姿推举最大力量分别为35.69、38.75、27.97、6.25、64.71、46.13,较重复训练实验前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交替重复训练实验后分别为36.7、41.59、26.56、9.75、66.3、49.38,较实验前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坐姿下拉的主要做功肌肉为肱二头肌、三角肌后束和胸大肌,而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坐姿推举的主要做功肌肉为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背阔肌。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两种训练方法在不改变坐姿下拉、坐姿推举主要做功肌肉的方式下均能提升其主要做功肌肉的用力状况,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坐姿下拉中肱二头肌用力状况的提升与重复训练组之间无差异但数值优于重复训练组。(3)在表面肌电均方根值上,重复训练能提高坐姿推举中胸大肌、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力量,其RMS分别是20.19、22.53、12.82,交替重复训练能提高坐姿下拉中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的力量,其RMS分别为15.97、21.20、9.65,还能提高坐姿推举中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力量,其RMS分别是17.94、22.94、24.21、12.95,且上述肌肉的RMS均较实验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实验后坐姿下拉三角肌前束的RMS为9.65要明显低于重复训练组的19.49,二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坐姿下拉动作中,对三角肌前束的力量提升而言交替重复训练组的效果明显优于重复训练组。  研究结论:(1)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均能提高上肢最大力量、上肢力量耐力、还都能增大上肢肌肉面积,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对上肢力量耐力的提升优于重复训练组。(2)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两种训练方法在不改变坐姿下拉、坐姿推举主要做功肌肉的方式下均能提升其主要做功肌肉的用力状况,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坐姿下拉中肱二头肌用力状况的提升无差异但数值优于重复训练组。(3)重复训练能提高坐姿推举中胸大肌、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力量,交替重复训练能提高坐姿下拉中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的力量,还能提高坐姿推举中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力量,其中在坐姿下拉动作中,对三角肌前束的力量提升而言交替重复训练组的效果明显优于重复训练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