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预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在防治老年(高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6h】

干预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在防治老年(高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目前是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增长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中以胆固醇学说研究最为广泛,并得到大量临床证据支持。其中LDL-C与ASCVD关系密切。随着一系列他汀类降脂药在临床上取得突破性进展,LDL-C水平越低带来的心血管获益越大深入人心。但老年人群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合并疾病多、用药种类繁杂,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据支撑,他汀类药物在老年(高龄)人群中使用率并不高,LDL-C控制达标率也不佳,本研究利用科室独特的优势设计针对老年(高龄)ASCVD患者他汀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高龄)ASCVD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搜集整理自2008年于我院住院的高龄ASCVD患者检查检验资料、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等,对数次住院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为他汀他汀组及非他汀组,记录随访结局事件发生及相关化验结果,应用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他汀治疗与全因死亡及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的关系。  结果:老年组:他汀组随访时间为117.57±2.05月,非他汀组随访年限为114.57±2.65月。在随访期内,随访期内,他汀组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8.2%)低于非他汀组(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0.599,P=0.045)。而全因死亡、MACE事件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冠脉血运重建、脑卒中、心脏死亡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他汀组LDL-C为1.94±0.70mmol/L,明显低于非他汀2.23±0.8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HDL-C为1.33±0.34mmol/L,明显高于非他汀1.13±0.3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在矫正了他汀治疗、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使用后,高龄年龄在全因死亡中具有统计学差异(HR=13.4,P<0.05),肾功能不全在全因死亡中具有统计学差异(HR=1.953,P<0.05);在矫正了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使用后,他汀治疗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具有统计学差异(HR=0.537,P<0.05),高龄老年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具有统计学差异(HR=6.620,P<0.05),肾功能不全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具有统计学差异(HR=2.289,P<0.05)。高龄组:他汀组随访年限为103.98±3.36月,非他汀组随访年限为97.22±3.84月。随访期内,他汀组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12.9%)低于非他汀组(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0.554,P=0.031)。全因死亡、MACE事件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冠脉血运重建、脑卒中、心脏死亡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他汀组LDL-C为1.91±0.67mmol/L,明显低于非他汀2.08±0.7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HDL-C为1.30±0.35mmol/L,明显高于非他汀1.10±0.4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在矫正了他汀治疗、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使用后,肾功能不全在全因死亡中具有统计学差异(HR=2.044,P<0.05);在矫正了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使用后,他汀治疗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具有统计学差异(HR=0.534,P<0.05),肾功能不全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具有统计学差异(HR=2.248,P<0.05)。  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ASCVD患者LDL-C的水平,减缓HDL-C下降趋势,并可显著降低老年(高龄)ASCVD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年龄增加和肾功能不全是导致全因死亡最重要因素,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