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优化及含量规律研究
【6h】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优化及含量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各国对于酒中EC含量的限量标准

1.2 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途径

1.2.1 酒中尿素的来源

1.2.2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形成过程

1.2.3 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机理

1.3.酒中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前处理方法

1.3.1 液/液萃取法(LLE)

1.3.2 固相萃取法(SPE)

1.3.3 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tion,SPME)

1.4.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

1.4.1 色谱/质谱(GC/MS)检测法

1.4.2 用二维或多维色谱-稳定同位素稀释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氨基甲酸乙酯

1.4.3 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监测器(HPLC-FLD)

1.4.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1.5.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消除方法

1.5.1 低产尿素酵母菌株的选择

1.5.2 成品酒中EC直接去除技术

1.5.3 改进酿造工艺,减少EC形成

1.6.研究目的意义

2 液液萃取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参数条件优化

2.1 材料方法

2.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校正标准曲线的绘制

2.2.2 正己烷的除杂效果

2.2.3 萃取溶剂的选择

2.2.4 萃取溶剂的用量

2.2.5 LLE方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的最佳条件

2.3 黄酒中EC的萃取及测定

2.3.1 方法检出限

2.3.2 方法精密度

2.3.3 方法重现性

2.4 结论

3 固相萃取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参数条件优化

3.1 材料方法

3.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校正标准曲线

3.2.2 不同体积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3.2.3 萃取时间的确定

3.2.4 萃取剂的用量

3.2.5 SPE方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的最佳条件

3.3 SPE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

3.3.1 方法检出限

3.3.2 方法精密度

3.3.3 方法重现性

3.4 结论

4 EC萃取方法比较及市售黄酒中EC含量调查分析

4.1 两种萃取方法对黄酒样品中EC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4.1.1 方法重现性、回收率及检出限比较

4.1.2 萃取成本分析

4.2 市售黄酒中EC含量调查

4.2.1 黄酒样品

4.2.2 检测方法

4.2.3 黄酒样品中EC含量结果分析

4.3 结论

5 影响黄酒中EC含量因素的探究

5.1 不同贮藏条件对黄酒中EC含量的影响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测定方法

5.1.4 结果分析

5.2 不同原料对黄酒中EC含量的影响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用具

5.2.3 实验方案

5.2.4 酿酒步骤

5.2.5 检测方法

5.2.6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LLE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优化结果

6.1.2 SPE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优化结果

6.1.3 黄酒中EC含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6.2 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市售黄酒样品测定结果

附录2 液液萃取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操作规程

附录3 固相萃取法测定黄酒中EC含量操作规程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氨基甲酸乙酯,英文名称Ethyl carbamate简称EC,也可称作Urethane,常伴随发酵过程产生,在发酵酒中含量较高。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可以导致啮齿类动物肺癌、淋巴癌、肝癌和皮肤癌等疾病的多位点致癌物,并且乙醇可以促进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性。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优化测定黄酒中EC含量的检测方法,并用优化后的方法对我国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情况进行初步的调查,并对影响黄酒中EC含量的因素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结果如下:优化后LLE法的定性检出限为2.9μg/L,定量检出限为9.7μg/L,回收率在78.04%-93.20%之间,同天检测样品的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6.22%。优化后SPE的定性检出限为2.0μg/L,定量检出限为6.7μg/L,回收率在85.42%-96.48%之间,同天检测样品的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53%。1985年加拿大政府对日本清酒中EC含量做出限量标准为100μg/L,对85个市售黄酒样品调查分析可知,64%的黄酒样品总EC含量小于100μg/L,不同类型的黄酒中EC含量随着酒中含糖量的增大而增高;不同酒曲酿造的黄酒中,麦曲酿造的黄酒中EC含量较高;不同地区的黄酒中浙江绍兴酒中EC含量稍高于浙江除绍兴以外地区;不同年份的黄酒,贮藏年份越久黄酒中EC含量越高。贮藏条件中温度和光照都对黄酒中EC含量有影响,贮温越高,EC的增幅越大,0℃贮藏平均每月增幅为1.24μg/L,15℃贮藏平均每月增幅为2.13μg/L,30℃贮藏平均每月增幅为2.56μg/L;光照对EC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同样在15℃的条件下,避光时平均每月增幅为1.87μg/L,有光照时平均每月增幅为2.13μg/L;不同的原料米由于所含精氨酸的含量不同,酿造的黄酒中EC含量也不相同;不同的酒曲酿造黄酒中的EC含量也有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