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花棘豆响应非生物胁迫转录组分析及干旱胁迫信号通路的研究
【6h】

黄花棘豆响应非生物胁迫转录组分析及干旱胁迫信号通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其植株富含生物碱等有毒成分,动物大量采食后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其分布面积广,蔓延迅速,容易形成优势群落。目前关于黄花棘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鉴定、毒理分析以及化感作用等方面,在分子水平上对其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机理的研究十分有限。为了明确黄花棘豆逆境生理特征及抗逆分了机制,以便制定有效可行的防控措施,本研究以黄花棘豆幼苗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黄花棘豆响应干旱、盐、低温胁迫的转录组信息,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一系列逆境响应功能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分析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同时重点研究了在干旱胁迫‘卜.黄花棘豆内源信号分子NO参与依赖ABA的信号通路,调控植株干旱适应性的过程,为研究黄花棘豆的抗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黄花棘豆为中等抗旱耐低温植物,能在低盐环境中生长。低温胁迫的植株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低于干旱和盐处理植株,并积累更多脯氨酸。在干旱和低温胁迫过程中,植株SOD和POD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盐胁迫下,SOD和P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由于植物的生理指标变化通常滞后于基因表达,选择三种胁迫处理12h内的植株,提取RNA进行转录组测序。  (2)利用HiSeq2000测序平台对黄花棘豆四个样本进行测序,共获得23.22G总数据并上传至NCBI BioProject(登录号:PRJNA292613)。经Trinity软件拼接组装后获得217,270个transcripts和118,596个unigenes,其中注释到植物物种中的unigenes有88,942个,与黄花棘豆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有鹰嘴豆、蒺藜苜蓿、大豆等。共10,465(11.76%)个基因注释到267条KEGG代谢通路。经过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途径富集,三种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 DEGs)主要参与渗透调节、次生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与代谢,植物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氧化磷酸化、转录调控等途径。  (3)在建立起黄花棘豆本地blast数据库的基础上,筛选12个候选内参基因,并检测候选基因在干旱、盐、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程序对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估。经综合分析,在三种胁迫处理的黄花棘豆样本中ACT7、HIS、ACTl01基因表达最稳定,18s、TUA、AC11,最不稳定。从DEGs中挑选30条unigenes进行qRT-PCR检测,其中24个unigenes在三种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  (4)筛选黄花棘豆逆境响应功能熬因并鉴定其表达特征,包括逆境蛋白、次生代谢、转录因子、植物激素以及钙信号相关基因。在逆境蛋白中,起分子伴侣作用的OoLEA、OoDHN在三种胁迫下均显著上调表达;参与细胞壁组分合成的OoPRP、OoGS在干旱和盐胁迫中后期大量表达;参与植物防御反应的OoGLP在干旱胁迫下表达量最高;胁迫应激蛋白OoHSP70仅在盐胁迫下表达量上调。多个参与木质素及类黄酮合成途径的基因OoPAL、OoC4H、004CL、OoCHR、OoADH在三种胁迫过程中上调表达。转录因子相关基因中OoAREB与ABA信号通路有关;OoMYB快速应答低温胁迫;OoNAC早于其他转录因子表达;OoWRKY和OoERF与黄花棘豆的低温响应有关。在三种胁迫下黄花棘豆内源激素含量总体向着气孔关闭,根系伸长,抗性增强的趋势变化,多个抗逆激素ABA、ETH、JA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在低温胁迫下多个钙信号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  (5)克隆黄花棘豆OoNCED和OoAREB基因编码区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OoNCED编码61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8.4kDa,等电点为8.18; OoAREB编码42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4 kDa,等电点为9.38。OoNCED和OoAREB编码蛋白整体表现为亲水性,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OoNCED和OoAREB编码蛋白分别定位于叶绿体和细胞核中,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黄花棘豆OoNCED和OoAREB氨基酸序列分别与柠条NCEDl (ACU86971.1)和AREB(ABG90380.1)亲缘关系最近。  (6)研究干旱胁迫下黄花棘豆中内源信号分子NO的动态平衡以及与ABA的相互关系。PEG诱导黄花棘豆根尖中NO急剧增加,主要分布于根毛、根系皮层细胞和维管组织。在黄花棘豆植株各部位NO的米源不同,根尖中主要有非酶途径和NR途径,在整株中NOA途径也参与NO的合成。OoNR、OoNOA、OoGSNOR共同调节黄花棘豆中NO的平衡。由PEG诱导的根尖中NO积累是暂时的,H202含量随着NO水平降低而增加,NO和H202作为信号分子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平衡。干旱胁迫条件下,黄花棘豆ABA含量增加,ABA合成抑制剂FLU加深植株脂质过氧化程度,证明黄花棘豆中依赖ABA的抗旱机制。另外,FLU抑制了干旱胁迫下NO的积累,而内源NO清除剂cPTIO不影响ABA含量变化,证明NO是ABA的下游信号。同时当NO清除后植株MD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干旱胁迫下黄花棘豆内源NO参与依赖ABA的信号通路进而减轻植株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