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山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格局与公平性定量分析
【6h】

唐山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格局与公平性定量分析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研究区概况

2.2 城市绿地分类

2.3 遥感影像处理

2.4 评价指标及公平性分析

2.5 模糊神经网络

第3章 遥感提取城市绿地信息

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 基于光谱信息的决策树分类

3.3 基于纹理和空间形态的遥感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4.1 城市绿地分布

4.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绿地公平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的计算

5.2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5.3 确定指标标准值

5.4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FNN)的构建

5.5 评价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始数据

附录B 归一化数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取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信息,以及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的定量研究能够为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和规划发展决策提供信息保障,同时也是城市决策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面,分别利用影像中绿地的光谱特征、光谱信息,纹理及空间信息两种方法将城市绿地详细划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生产绿地,并进行精度比较,并在精度较高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格局分析,从宏观角度把握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情况。在公平性分析方面,以GIS技术为支撑,综合应用矢量、普通、谷歌等地图以及统计年鉴等获取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及对应的实际值,尝试将规则简单、智能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以街区为单位的城市绿地的公平性分析上。  以唐山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选用2010年 ALOS影像进行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结果表明基于光谱、纹理和空间形态的提取方法精度较高,能够应用在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的宏观研究中,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景观格局分析中,得出唐山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不是很合理的结论;以人均绿地、服务盲区率、交通阻力、街区到公园绿地重心距离及绿地率五个指标构建城市绿地公平性评价指标,并以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唐山城市绿地分布处于比较不公平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