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
【6h】

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四、资料运用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明初贵州边疆形势与卫所设置

一、土官的归附及其对策

二、云南战略中的贵州建设

三、少数民族变乱与卫所设置

四、结语

第二章 卫所变革与贵州政区格局的演进及形成

一、卫所在明代的变革

二、卫所在清代的变革

三、卫所变动与政区演变

四、结语

第三章 卫所城址的筑建、演变与贵州城镇的形成

一、卫所城的选址

二、卫所城的分布

三、卫所城的形制与功能

四、卫所城的演变与城镇的形成

五、结语

第四章 卫学教育与贵州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一、卫学设置及其特点

二、卫学之目的与偃武修文思想之兴起

三、卫籍人员的科举竞争力

四、科举竞争力的地域差异

五、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六、结语

第五章 卫所官军的籍贯及其对贵州民族分布的影响

一、平越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二、威清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三、安南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四、清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五、平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六、卫所后裔之去向及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七、结语

第六章 卫所卫军后裔的身份坚守与“屯堡”的形成——以隆里千户所为例

一、卫军后裔:隆里所人的身份记忆与歌谣传唱

二、追寻“状元”的轨迹:王昌龄在隆里所人身份坚守中的整合作用

三、互动的边界:隆里所人与土司及周边民族的交往

四、结语

第七章 卫所武官后裔的身份变迁与村落形成——以铜鼓卫刘氏指挥使为例

一、铜鼓卫的筑建与“苗境”控制

二、铜鼓卫武官的来源与袭替

三、刘氏指挥使后裔的身份变迁

四、刘氏与三门塘村落的形成

五、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西南边疆地区,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的重点区域之一,尤其是明清两朝,不但倾力开拓西南,而且也注重推动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此历史背景之下,贵州不仅从“无”到“有”,且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其他区域有别的是,明清以来贵州社会经济的进步,基本上是在王朝制度的强力推行下而实现的。贵州能称之为一个地区,亦需从其成为一个省级建置开始说起,而贵州都司的设置,正是贵州地方行政区划得以形成的基础。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革,是引发贵州逐渐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从明代卫所制度推行及其变动下的政区、城镇、文化区域以及人群移动与民族分布等方面,论述贵州地域社会在明清时期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明初在贵州广置卫所,贵州大部分疆土被纳入明王朝直接管理之下,卫所成为管理疆土的主要机构。在此基础上,永乐十一年设置贵州省,从此结束了以羁縻统治为主流的历史,取而代之者,是卫所与州县两套疆域管理系统并行的经营模式,其中又以卫所为主,直至清初卫所彻底郡县化之后,这一局面才得以彻底改变。然值得注意的是,卫所从明初落地贵州开始,即明显带有因地制宜的变通性,换言之,就是卫所具备着可调整性。具体而言,是一些卫所在经营贵州的过程中,出于地方具体实际与需要而改置为军民卫所,这一转变,从制度上给予了卫所管“军”又管“民”的权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军管型政区”,迨其“熟化”到一定程度之时,这些军民卫所逐渐以分割辖地而设置州县的方式,步入了郡县化的历程,时至晚明,贵州的军民卫基本完成了这一过程。而清初大规模裁撤卫所,以之设置或归并州县,贵州府、州、县三级地方政区管理系统配套基本完成,至雍正时期,湖广都司绣错于黔东南一线的卫所裁撤完毕,设置新县,进而调整省界,贵州地方政区格局藉此得以最终形成。  ⑵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伴随着卫所城的筑建,城对于地域社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它不仅是一个地区繁荣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明代之前的贵州,除了一些寨堡之外,并无城可言。卫所城的大规模修建,由于其具有鲜明的军事功能,城墙高耸,成为名副其实的城,这与一般由商而兴的城市,是有区别的。然而,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社会变乱频发,卫所护卫州县的职责极为繁重,为应对这一问题,府、州、县寄寓于卫城,形成了“州卫同城”的特殊现象,这使以军事功能为主的卫所城,也具备了州县城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卫所军户移民的持续迁入,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他们聚居于卫所城的周围,从事社会生产或商业活动,使卫所城逐渐又具备了商业职能。于是,卫所城逐渐发展成为集军事、政治、商业、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城市,亦因如此,当日后裁撤卫所设置州县或归并州县之时,这些卫所城直接转换成了州县城,由此构成了日后贵州城市的基础。此外,在卫所城墙之外,还修筑了大量的关隘、铺、堡、屯、寨等军事防御堡垒,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成为集镇的前身。这些卫所城与城墙之外的堡垒一道,逐渐形成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城镇体系。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贵州卫所城“一线路”上的分布特点,导致了贵州城镇亦呈出分布交通线上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不利于贵州地域社会的全面发展,远离交通线的地区,城镇分布稀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亦正因这样的分布特点,型构出了贵州内部的文化多样性、经济模式的丰富性和民族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的地域特色。  ⑶学校教育是明代统治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与道理、政教、人才培育及正风俗,均有重要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有明一代,陆续地修建各类名称不一的学校,以达“善治”天下的目标。贵州“遍地皆夷”,是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区之一,学校教育成为明王朝治黔的重要方略之一,藉此实施教化,变左衽而右衽,亦成为宦黔士人的政治理想之一。然明代贵州的学校,卫学数量多达22所,成为全国最多为卫学的地区,在贵州教育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其教育的对象,多为卫所移民子弟,这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卫籍人员,在科举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表现为远离卫所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文化教育上的“沙漠地区”。因此,虽然明王朝在贵州设置了各类学校,其意虽善,用力亦勤,但由于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并不尽同,其效果亦不能一概而论,由此导致的地区差异与人群所受教育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文化核心区与不同风俗区的逐渐形成。  ⑷明代卫所制度而引发的人群移动,对地域社会的塑造影响最大,地域社会的形成,“人”的活动显然极为重要。明代以前的贵州,可谓“异域”,但其具体情形,因史料匮乏,大抵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是一个处于羁縻统治而少数民族众多的社会。而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卫所移民连续性地不断迁入,不仅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而且成为贵州多元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户,分布在卫所里,不仅肩负着戍卫着边疆的重任,而且也从事着各类社会生产活动。在历史的演变进程中,这些卫所官军后裔大致有两大去向:一是世代聚居在卫所驻地,坚守着汉人的身份与文化传统,形成了点状分布的“屯堡”村落。二是随着军户人口的增长,卫所有限的辖地并未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们,于是,卫所之中未能袭替武官的军余与舍丁等群体,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之中,与其他人群一道,型塑出了形态不一的村落社会。这些村落,虽然在后世的民族识别中被认定为少数民族村寨(如苗寨或侗寨等),但“汉”的因素极多,许多村落带有明显的卫所痕迹,呈现出“亦汉亦苗”或“亦苗亦汉”的文化景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