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道德自我的建立:道德教育的时代主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幻想的破灭:知识越多,道德品质越好
(二)学校德育的尴尬:乏力的教育努力
二、理论假设与研究目的
(一)如何从个体“自我”的角度看待道德
(二)道德自我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
(三)“道德自我”培育的忽视:当代大学道德教育问题实质的一种理论假设
三、研究的逻辑取径、方法与构架
(一)思路与主要论题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 什么是“道德自我”
第一章 有关“道德自我”问题的理论钩沉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考察
二、哲学中与“道德自我”有关的思想
三、心理学视野中与“道德自我”有关的思想
四、“道德自我”作为教育学概念的内涵分析
第二章“道德自我”的生命形态
一、道德自我的生命本性
二、道德自我的“解放性”形态
三、道德自我的“独立性”形态
四、道德自我的“时间性”形态
五、“道德自我”生命形态的整合性认识
第三章“道德自我”的实践品性
一、实践
二、道德的实践本性
三、具有实践品性的道德自我
第二部分“道德自我”失却问题的探究
第四章“自我”的扭曲:个体生命意义在历史中的沉沦
一、文化传统的贬损和压抑
二、建国以来政治的僭越
三、社会转型的价值裂变
第五章“自我”的异化:教育对个体生命体验的遮蔽
一、生命价值的贬抑:“无我”的道德教育观念
二、生命另一半的缺失:人文精神培养的淡漠
三、无根的生命:道德理想主义的神圣价值筹划
四、生命灵性的泯灭:抽象理性的无限膨胀
五、生命自觉的消解:教育关系方式的单维化
第三部分学校教育何为
第六章大学道德教育与个体道德自我的培育
一、理论的自觉
二、生命·实践思维下的大学道德教育的自我改造
三、生命·实践思维下个体道德自我的培养路径
结语 走在“林中路”上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