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探讨
【6h】

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0.1 选题意义与缘起

0.2前人研究

0.3研究思路与方法

0.4学术贡献

第1章留学归国的物理学先驱与早期的学术谱系

1.1 20世纪前20年物理留学生的回归

1.1.1 中国本土物理本科教育的开始

1.1.2归国留学生的专业背景与此后的工作

1.2 1932年之前归国物理学者队伍的扩大

1.2.1 先驱者的陆续回归

1.2.2国内物理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

1.2.3本土物理学“前谱系’’的形成

1.3 物理学体制化之后中国近代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崭露

1.3.1 1932年之后络绎归国的近代物理学家

1.3.2初步形成的近代物理学家学术谱系

1.3.3 战乱对中国近代物理学术谱系形成的影响

小结

第2章中国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团队的形成

2.1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亚原子物理学术谱系的发端

2.1.1 从近代物理研究所到原子能研究所

2.1.2学术谱系的形成

2.2 发展核工业宏观布局下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发展

2.2.1 原子能研究所“老母鸡”作用的发挥

2.2.2 中国核科学技术机构的“谱系”

2.3 各高等院校亚原子物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初步发展

2.3.1 高校亚原子物理专业与人才的早期分布

2.3.2高校亚原子物理专业的迅速发展

小结

第3章核物理学家谱系与高能粒子物理学家谱系的分袂

3.1 第一代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分布

3.1.1 新中国的核科技机构与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

3.1.2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在各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中的分布

3.2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

3.2.1 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

3.2.2核物理学家的学术传统

3.3 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独立

3.3.1 原子能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谱系个案分析

3.3.2 大本营的分裂导致学术谱系的分化

小结

第4章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历史发展

4.1 谱系的国外源头

4.1.1 科研道路的衣钵相传

4.1.2欧美学术传统的承继

4.2 早期科研队伍与人才培养机制及学术谱系的发展

4.2.1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

4.2.2谱系的链式与网状结构

4.2.3影响高能实验谱系发展的几个因素

4.2.4箕裘颓堕——阻碍谱系形成与发展的变数举例

4.3 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表及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4.3.1 学术谱系表的构建

4.3.2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4.4 国际交流对高能实验学术谱系的冲击与影响

4.4.1 血统与学缘——走出去

4.4.2基地与人才——请进来

4.5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群体的近期发展

4.5.1 “代"的日益模糊与学术传承的渐趋淡化

4.5.2 中国高能物理研究队伍的分布

小结

第5章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的学术传统

5.1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研究传统——以赵忠尧谱系为例

5.1.1 赵忠尧

5.1.2叶铭汉

5.1.3郑志鹏

5.1.4陈少敏

5.1.5赵忠尧谱系学术传承浅析

5.2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精神传统

5.2.1 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的拼搏精神

5.2.2积极交流,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5.3与汤姆孙—卢瑟福谱系学术传统的比较与讨论

小结

第6章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历史发展

6.1 谱系的国外源头

6.2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群体及学术谱系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6.2.1 本土粒子物理研究团队的形成

6.2.2理论粒子物理学术谱系的初步发展

6.3 理论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表及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6.3.1 学术谱系表的构建

6.3.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6.4理论粒子物理学术谱系的演变及其团队的近期发展

6.4.1 “改革开放’’前后理论粒子学术谱系发展所受的不同影响与变化

6.4.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群体的近期发展

小结

第7章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的学术传统

7.1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研究传统

7.1.1 张宗燧学术谱系研究传统分析

7.1.2朱洪元学术谱系研究传统分析

7.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精神传统

7.2.1共性精神传统

7.2.2个性精神传统——以朱洪元谱系为例

7.3 与长冈半太郎—仁科芳雄谱系学术传统的比较与讨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与发展,展现亚原子物理学家,尤其是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宏观结构,溯其源,观其形,探其变,讨论其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浅析当前我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现状,探讨学术谱系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两个层面讨论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传统,结合中日、中英对比,得出结论。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溯20世纪上半叶留学归国的物理学先驱在立足于国内开展系列学术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物理学教学、科研机构与组织,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物理学家群体,并在学术研究薄弱的情况下发展出一定的“前谱系”的过程。重点讨论其中的近代物理学家群体,探讨其所形成的初级形态的学术谱系。通过梳理早期中国物理学家群体的形成,揭示出学术谱系与“前谱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早期学术谱系未获传承的原因。 二、总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亚原子物理国家研究机构的建立及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壮大,考察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内亚原子物理各分支领域学科队伍及其学术谱系的形成。特别强调了作为中国核工业“老母鸡”的原子能所在分建、援建中国核科学技术机构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探讨了部分重点大学亚原子物理学科队伍的发展。通过各高等院校与研究院所亚原子物理学家队伍的考察,阐释中国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谱系”与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大本营。 三、从考察中国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开始,确定了30余位核与粒子物理工作者为我国亚原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并论述了这些第一代学者对其所在单位学术团队构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宏观阐述了原子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传统,得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以任务带学科”这两个中国核物理学家最典型的学术传统;然后总体论述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与核物理学家学术谱系因学术大本营的建立与学科的独立而导致的分袂。 四、分别详细考察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与理论粒子物理学家两个分支学术谱系的国外源头,梳理早期学术谱系的形成和发展,构建学术谱系总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然后论述学术谱系的发展壮大及其在国际交流的环境下所呈现的新态势,再分析近期学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致分布与发展状况。从学术谱系表的梳理,得出我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与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分别呈现网状结构与链式结构、二者各有其利弊的认识;并且得出在日益频繁的国内外交流环境下,谱系结构更趋复杂,第三代以后代的划分已逐渐模糊、呈现出一定的相对性的结论。 五、在学术谱系研究的基础上,分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分别讨论中国高能实验物理与理论粒子物理两个分支领域物理学家群体的学术传统。通过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理学家为源头的学术谱系的详细讨论,得出结论,我国高能粒子物理于建立发展之初,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国际、国内环境下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精神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进步而逐渐淡化;而研究传统,作为科学后发国家的中国尚未真正地形成。

著录项

  • 作者

    丁兆君;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科学技术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胡化凯;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音乐理论;经济学;
  • 关键词

    中国; 原子; 物理学家; 学术谱系;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8:04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