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河西地区的水利、水权、水案与乡村社会
【6h】

近代河西地区的水利、水权、水案与乡村社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水与社会:透视近代河西的一个视角

二、学术史回顾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对象、范围、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水利灌溉在近代河西绿洲农业中的重要性及水案的频发

第一节近代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

一、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建制

二、近代河西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水利习俗

第二节河西地区水利纠纷的类型和特点

一、水利纠纷的类型和主要案例

二、河西水利纠纷的特征——与山陕等地区的对比认识

第三节河西地区水利纠纷的原因

一、人口和环境问题及水资源特性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近代河西地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

第一节近代的水利开发建设与管护

一、晚清时期

二、民国时期

第二节解决水利纠纷的机制、方式及各种力量的参与和作用

一、水利纠纷解决机制和方式的形成

二、国家机构对水利事务的管理

三、地方势力对水利秩序的整合

四、民众力量在水利事务中的作用

第三节对河西水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再认识

一、水资源共享理念和流域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性

二、官法与乡法的适度运用和有效结合

三、加强综合治理和技术创新

四、建立新型的水权制度

第三章 近代河西地区水利、水权、水案的影响

第一节水利与河西社会权利关系

一、国家机构、地方势力、普通民众间的斗争与互动

二、近代河西的乡绅力量

第二节水利纠纷与社会民众

一、水利纠纷影响下的管理秩序与人际关系

二、水权意识与社会风俗的变化

第三节近代河西水利的演变和乡村社会变迁

一、传承和演变

二、近代河西乡村社会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甘肃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区域,近代以来至现在,是甘肃乃至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地理、气候的因素,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水利灌溉密切相关,早在唐代就有“水是农业之命脉”的说法。因水利灌溉而产生的纠纷在河西地区屡见不鲜,水利纠纷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在生态和社会双重压力下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特征,是分析社会变迁的主要论据。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生态变迁和国家政策的变化,透过河西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水利事务,可以看到国家与社会、官府与绅民、地方各种势力与一般用水民众,以及民众与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看到纠纷对管理秩序、村际关系、社会风气、习俗、民众用水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是研究近代河西乡村乃至中国乡村社会运行很好的切入点。长期以来对于河西地区近代水案与乡村社会变迁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因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在以下方面获得认识:首先,可以深层次探讨近代河西地区水利纠纷产生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加强对近代河西历史的认识。其次,近代河西地区水利纠纷牵涉面广、关乎各阶层的利益,解决纠纷的机制和方式复杂而且多样,对近代河西地区水利纠纷类型、解决方式、影响的分析探讨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史的角度认识河西历史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中,国家力量的统治、地方势力的控制、普通民众的斗争与接受三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在今天解决好河西地区行政执法与人民利益、水利灌溉与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第三、对水案与乡村社会变迁的探讨可以使我们从社会史的角度以新的视角认识河西近代历史,对近代河西以水利事务为特色的社会的嬗变,即近代河西地区的水利纠纷反映出的社会的丰富内涵,包括水、水案、水利开发、水利组织、水利管理、解决机制,绅民的社会风貌及与时代转折的关系等,有更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确积极处理各类问题、各种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