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D县农村留守儿童小迈为例
【6h】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D县农村留守儿童小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概念界定

1.6基础理论

第2章 D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与存在问题

2.1 D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现状

2.2 D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存在问题

2.3 D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3章D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介入——以小迈个案为例

3.1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

3.2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

3.3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介入

第4章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对策思路

4.1树立专业的儿童社会工作价值观

4.2加强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帮助留守儿童成长发展

4.3发挥留守儿童自身优势

4.4促进原生家庭资源链接与利用

4.5建立以留守儿童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网络

参考文献

附录: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学生填写)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城市化水平日渐提高,大批农村务工人员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由于居住条件、教育条件和照料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这些从农村进城的农民工大多没法将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照看抚养,只能由家乡的亲人、朋友对其未成年子女进行监护和照料,所以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  虽然进城务工人员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但在客观上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相隔两地,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面临生活失爱、心理失衡、学业失教、人身和心理侵害频发等严峻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儿童保护政策,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合力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也正在进行落实,但整体来看,时效性短,效果欠佳,拟定专门针对儿童权益保障的《中国儿童福利法》的颁布与实施也一再滞后。  基于上述背景,必须加强和拓宽思路,在实践中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专业化运作。首先,论文针对现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和总结,运用文献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与行动研究法,融入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和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来推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进程。其次,根据D县留守儿童现状、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找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需求。同时,在以个案形式对留守儿童小迈的状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以社会工作个案方法解决学业、家庭、生活等问题,以小组工作方式介入其人际交往问题,以社区工作关注其安全问题,进行行动研究。最后,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关爱、社会关爱、学校关爱保护均欠缺的情况下,提出以社会工作积极、正面、有效的介入,构建留守儿童原生家庭、自身、学校、社区关爱保护的社会支持网络,配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现实问题的对策思路与建议,推动我国有关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的落实与实施。

著录项

  • 作者

    李娜;

  •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学科 社会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谭晓辉;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