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品质与成本:20世纪30年代浙江茶业改良研究
【6h】

品质与成本:20世纪30年代浙江茶业改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改良前浙茶品质低劣的成因

第一节 品种自身不适应国际主流市场

第二节 栽培粗放

第三节 采摘上“贪多乱采”

第四节 制作上“掺杂着色”

第五节 包装低劣引起的品质与卫生问题

第二章 改良前浙茶价格虚高的成因

第一节 运输成本高昂

第二节 经营成本重叠

第三节 苛捐杂税与商业陋习

第四节 高成本低利润

第三章 浙茶改良的优势与进程

第一节 浙茶改良的相对优势

第二节 20世纪 30年代浙茶改良的三个阶段

一、1934 年之前的危机与筹备

二、1935-1936 年浙江省建设厅主导下的技术与组织改良

三、1937-1939 年中国茶叶公司与统制运销

第四章 浙江茶业在品质方面的改良措施及成效

第一节 品种改良

第二节 栽培改良

第三节 采摘改良

第四节 加工改良

第五节 包装改良

第五章 浙江茶业在成本方面的改良措施及成效

第一节 削减运输成本

第二节 优化经营结构

第三节 整体改良措施

第四节 降低生产成本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茶叶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附录2、茶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特性

附图

附图1、浙江嵊县上坞山及周围产茶村路分布图

附图2、浙江省茶叶产销流程示意图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赵海峰;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中国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春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