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个案研究——以贵港市M民族中学为例
【6h】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个案研究——以贵港市M民族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民族文化的必然趋势

2.基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现实需要

3.个人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1.民族教育

2.民族文化

3.壮族文化

4.民族文化教育

(六)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文化教育人类学理论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三)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三、M民族中学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及其启示

(一)办学定位:立足于为壮乡儿女发展奠基

(二)学校课程设置:凸显壮民族文化特色

1.实施壮汉双语教学,让优秀民族文化流传久远

2.壮族文化入课堂,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3.富有民族韵味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增进爱国爱民族的意识

(三)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认同文化自觉

1.依托校园景观承载文化,引导学生爱国爱校爱民族意识

2.校园墙体“无声的诗”,知识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达到育人功效

(四)学校体艺节庆活动:开启民族文化认知与热爱

1.年年举办“壮族三月三”文化艺术节,重塑壮族文化记忆

2.开展民族体育节,促使壮族传统体育焕发新的生命力

四、M民族中学民族文化教育实施存在的不足

(一)实然状态下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理解窄化

(二)特色课程教材的使用呈现“静态”与“缺失”

(三)教师在民族文化教育开发与意识能力不足

(四)民族文化教育经费保障不足

(五)民族文化活动与学生认知及需求存在落差

五、提升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品质的建议

(一)各级政府层面

(二)学校层面

1.多渠道拓宽民族文化教育经费的来源

2.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学科教学融入民族文化教育

4.围绕区域内民族文化开展系列文体活动

5.端正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识

6.围绕壮民族特色编写民族文化教育教材

(三)场域整合层面

1.学校对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

2.积极“走出去”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3.加强与校外民族文化场馆资源的通力合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谢银燕;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民族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菊;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82X17;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