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研究
【6h】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理论综述

2.1研究概况

2.2理论基础

2.3概念界定

第3章《分子与细胞》模块结构与功能观的知识体系

第4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培育现状调查

4.1调查目的

4.2调查对象

4.3问卷调查

4.4教师访谈

4.5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结构与功能观培养的教学设计

5.1确定基于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目标

5.2选择基于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策略

5.3基于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设计案例

第6章 结构与功能观培养的实践研究

6.1研究目的

6.2研究对象

6.3研究内容

6.4研究条件及控制

6.5研究工具

6.6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7.1结论

7.2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培育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生命活动的承担着——蛋白质》课时检测

附录4《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时检测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个人终生发展是现今教育的核心目标。结构与功能观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重点关注并落实的关键。  本研究首先对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进行解读,明确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内容:结构以物质为基础,并具有一定层次,系统内的各结构排列有序,并紧密联系;功能是结构对其整体所做的贡献,功能与结构相适应,且一个结构要想实现其功能通常需要其他结构的协助,这就是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实质。  其次,本研究分别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分析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内容要求构建出《分子与细胞》模块结构与功能观的知识体系;  接着通过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培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文献研究确定用概念图教学策略进行了结构与功能观培育的教学设计;  最后笔者利用实习的机会进行了实践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运用概念图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帮助学生理清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但从结构与功能观三个水平的达成结果来看,在课堂中使用概念图的教学策略只能提高学生水平一的成绩,对水平二和三并无明显效果,说明概念图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的识记有明显的帮助,要想提高学生对结构与功能观的运用还需要结合其他教学策略。

著录项

  • 作者

    周琴;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生物)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潘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概念图,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