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校园网络诈骗事件的预防及对策研究
【6h】

大学校园网络诈骗事件的预防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和许多新鲜的体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警惕大数据环境下悄然滋生而又迅疾发展的网络犯罪问题。其中,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校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校园也成为了网络诈骗的“重灾地”。校园网络诈骗的防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  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校园管理及网络诈骗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了解了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搜集的大量数据中总结出,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络诈骗的特征为诈骗主体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高,诈骗手段隐蔽性强,诈骗成本低廉和诈骗范围广泛五个特征。进而又详细阐述了相关部门对网络诈骗的治理现状。虽然我国政府和各级部门对于网络诈骗的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但因网络诈骗有以上五个特征,治理难度相当大。因此网络诈骗的治理仍有需要完善之处,全社会都要加大力度,共同努力,打击犯罪。同时,本文又针对大学校园网络诈骗事件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探讨了大学校园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原因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后提出大学校园网络诈骗的预防及治理对策。  预防和治理大学校园网络诈骗事件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共同努力,而政府在四者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本文运用了公共管理学中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为政府在防治校园网络诈骗提供了建议。主要措施包括发展数据监测技术结合教育引导对校园网络诈骗进行预测和预防,建设和完善网络经济警察监管制度,设立完善的被诈骗财物的追回机制等,以用于挽回受害者的损失。  在校园网络诈骗事件的预防和治理中,通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带动社会、高校、个人共同形成防治校园网络诈骗的网络格局。这些措施对于推动政府完善公共管理职能,提高此类社会问题的防治率,保护公民,尤其是学生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