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研究
【6h】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4文献综述

1.4.1 理论基础

1.4.2国内研究现状

1.4.3国外研究现状

1.5个人小结及见解

1.6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特尔菲法

2.3层次分析法

2.4模糊数学法

2.5问卷调查法

2.6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确定

3.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评价指标的初选

3.2.1评价主体的理论分析

3.2.2子准则层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

3.3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3.3.1确定专家人员

3.3.2调查结果

第四章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分析

4.1加权方法

4.1.1常见加权方法

4.1.2层次分析法概况

4.2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2.1构建地方本科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模型

4.2.2权重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4.2.3权重计算结果的讨论

第五章 依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评价模型

5.1模糊数学法概述

5.2隶属函数

5.3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阐述

5.3.1构建评价集和评判矩阵

5.3.2综合评价

第六章 实证研究

6.1 实证目的

6.2 实证方法

6.2.1 实证对象

6.2.2 问卷调查法

6.2.3 条件监控

6.3 个人综合评价——以1号教师为例

6.3.1确定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语集

6.3.2建立隶属函数

6.3.3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6.3.4建立子准则层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6.3.5建立准则层模糊综合评价

6.4 群体评价

6.5 讨论

6.5.1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6.5.2 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6.5.3 评价体系的优势

6.5.4 评价体系不足需完善之处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今对于体育学科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尚未有现行成功模式可以借鉴,即使有,也仅是其它学科相类似的理论教学中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或者围绕某单一运动项目的教学评价。因此,对体育教学这类具有独特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成为绩效管理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鉴于此,该研究以落实校院二级管理机制为首要任务,以现代主义发展模式、行为主义发展模式、建构主义发展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构建多维整合模式,旨在建立一套符合地方本科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地方本科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构建相对客观、易量化、易操作的地方本科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完善地方本科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与评价理论。  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初选出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再借用特尔斐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终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并采用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体系。为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以某地方本科大学体育专业教师为实证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1)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其中,指标体系主要由5个一级指标(学生评价结果、督导评价结果、教研室评价结果、同行评价结果、教研教改评价结果)、10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构成。  (2)该评价体系相对客观、易量化、易操作,进一步完善了地方本科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与评价理论。首次建立了“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的四等级隶属函数式,扩大了模糊数学的应用范畴。  (3)引入模糊数学法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了过去的评价标准在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时造成部分指标临界点上下数值相差不大但等级相差很大、与事实不符的问题。  (4)研究改变了以往以简单平均分进行比较排名的弊端,并且以构建隶属度求得最终评价结果,实现了术科理论教师的横向比较,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其次,引入群体评价,实现术科、理论教研室各自包含的教师群体的对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