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高校构建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
【6h】

和谐高校构建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和谐高校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内涵阐释

2.1 和谐高校内涵阐释

2.1.1 和谐高校的涵义

2.1.2 和谐高校的基本特征

2.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内涵阐释

2.2.1 关于非正式组织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2.2.2 关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涵义

2.3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

2.3.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弱结构性

2.3.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松散性

2.3.3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自发性

2.3.4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内部强力的一致性

2.4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分类

2.4.1 按照作用分类

2.4.2 按照形成原因分类

2.4.3 按照活动内容分类

第三章 和谐高校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因、作用和功能分析

3.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因分析

3.1.1 主观原因分析

3.1.2 客观原因分析

3.2 和谐高校构建中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功能分析

3.2.1 对正式组织的补充、限制功能

3.2.2 便利的信息沟通功能

3.2.3 缩短人的心理距离功能

3.2.4 强力的内聚力功能

3.3 和谐高校构建中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分析

3.3.1 积极作用

3.3.2 消极作用

第四章 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和谐高校构建中的原则、对策和机制研究

4.1 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的原则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4.1.2 人文关怀的原则

4.1.3 有序共存的原则

4.1.4 科学协调的原则

4.2 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的对策研究

4.2.1 更新观念

4.2.2 加强引导

4.2.3 区别对待

4.2.4 注重沟通

4.2.5 协调发展

4.3 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的机制研究

4.3.1 建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认同机制

4.3.2 构筑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融入机制

4.3.3 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机制

4.3.4 完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沟通机制

4.3.5 构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协调机制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非正式组织也叫非正式群体非正式团体,它是没有明文规定的,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和喜爱为基础而结成的朋友,同伴团体。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式组织的存在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因此,他们自发形成各式各样的非正式组织,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篮球协会、老乡会、青年自愿者等等,这些人经常在一起感情比较深厚。非正式组织最初是有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社会学家、行为科学家乔治·埃尔顿·梅约(George Elton Mayo)通过霍桑试验提出的。之后,非正式组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高校中非正式组织的种类多种多样,对学校的环境、规章制度、正式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始引起了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校中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进行研究的。本文首先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目的、国内外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其次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内涵、分类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部分重点论述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因为、作用和功能,以及充分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和谐高校构建中作用的原则、对策和机制研究。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关注和研究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制定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相应的机制,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抑制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