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当代中国外交哲学中的和平主义取向
【6h】

论当代中国外交哲学中的和平主义取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

第一章 和平主义外交哲学的基本内涵

一、“外交哲学”的含义

二、判断一国外交哲学是否具有和平主义取向的基本标准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外交哲学中的和平主义取向在实践中的体现

一、毛泽东时期外交实践中的和平主义取向

二、邓小平时期中国外交实践中的和平主义取向

三、江泽民时期中国外交实践中的和平主义取向

第三章 促成当代中国外交哲学具有和平主义取向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威胁论的甚嚣尘上。崛起的中国是否会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外部世界的关注。研究与实践均表明,一个国家是否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所奉行的外交哲学。如果能够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当代中国的外交哲学具有和平主义取向,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外部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种种疑虑和恐惧。  为此,本文首先对外交哲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外交哲学包含国家政治哲学、世界观和战争观,三个方面的要素。和平主义的外交哲学则必须是:(1)具有和平主义的国家观;(2)在国家间关系问题上认同洛克文化或者康德文化,在国家与世界问题上具有“消极”世界主义的世界观;(3)在解决国家间冲突时主张慎用战争手段的战争观。由此出发,通过研究新中国外交实践,本文发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时期的外交实践在这三个方面都符合对和平主义取向外交哲学的要求。因此,中国的外交哲学具有和平主义的取向,中国的崛起是和平主义的。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主义世界观,维护世界和平与历史流传下来的对战争的慎行传统;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